第八讲行为金融学资料.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八讲行为金融学资料

行为金融学 第一节 发展 巴鲁克的“股票市场是由人组成的”这句话已深入人心,以投资者心理和行为为研究对象的行为金融学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的经济学家的关注,并逐渐成为国内外金融学研究的前沿领域。 1.1 行为金融学的历史与发展 《The Crowds》 《Extraordinary Popular Delusions and the Madness of Crowds》 1.早期阶段 19世纪Gustave Lebon的“群体”和Mackey的“非凡的公众错觉和群体疯狂”是两本最早研究投资市场群体行为的经典之作。 郁金香狂热始于郁金香花球的多头市场,长期的大多头行情,使荷兰人相信郁金香价格将持续上涨。许多人舍弃原来的事业转而从事郁金香的种植、交易或经纪工 作。银行接受郁金香做为抵押担保,更进一步增长投机活动的热度。最后,恐慌性的卖出浇熄了群众的狂热,许多人因此而破产,整个国家为之撼动。 1936,“选美理论”、 “空中楼阁”理论和股票投资 凯恩斯最早强调心理预期在投资的作用,他基于心理预期最早提出股市“选美竞赛”理论和“空中楼阁”理论(1936),强调心理预期在投资决策中的重要性,认为决定投资者行为的主要因素是心理因素,投资者是非理性的,其投资行为是建立在所谓“空中楼阁”之上,证券价格决定于投资者心理预期所形成的合力,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充满了“动物精神”(非理性)及股市充满了“乐队效应”(盲从) 1936,“选美理论”和股票投资 最早强调心理预期在投资决策中作用的经济学家 凯恩斯经典的“选美理论”:从100张照片中选择你认为最漂亮的6张,选中有奖。当然最终是由最高票数来决定哪张最漂亮。你应怎样投票? “选美理论”和股票投资 正确的做法不是选自己真的认为漂亮的那张脸蛋,而是猜多数人会选谁就投她一票,哪怕她丑得像时下出没于各种搞笑场合,令人晚上做噩梦的娱乐明星。 “选美理论”和股票投资 “选美理论”认为,最终选出来的6个人事实上并不一定是最美的,其中有“泡沫”;但由于人们一致认为别人“都认可”她们是最美的,所以这种泡沫就是合理的。 1936,“选美理论”和股票投资 最早强调心理预期在投资决策中作用的经济学家 凯恩斯认为你不能按自己的审美观来衡量,你须猜测到大众可能会喜欢的脸蛋,按照大众选择标准来判断,胜算较大。因此股票投资时,就须尽可能预测到大众将会投资的目标,提前介入,从而智胜大众或其他投资者。 选美理论”和股票投资 凯恩斯的“选美理论”看似是一种盲目跟风的投资行为,其实是用来分析人们的心理活动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选美”就是选大众情人。说到大众情人,自然免不了要考虑大众的文化背景、审美情趣、流行偏好等因素。除了极少数以肥硕为美的民族之外,好在全世界的审美观点大致相同。 潇洒冷酷如阿汤哥不仅在欧美、在亚洲,即使在非洲也是众多女人心目中的白马王子。 空中楼阁理论与股票投资 1951,Burell,真正现代意义上的行为金融理论的最早研究者 1967, Bauman 《科学投资分析:科学还是幻想》 1972, Slovic 《人类决策的 心理学研究》 1979,发表文章:“前景理论:风险状态下的决策分析” 1979,前景理论 1982,Kahneman ,Slovic Tversky,提出认知偏差 1994,Hersh Shefrin and Meir Statman构筑了BAPM 2000, Shefrin和Statman提出BPT 2000, 《非理性繁荣》出版 2000,出版《 Inefficient Markets》 2000,出版《 Inefficient Markets》 行为金融学代表人物之一Andrei Shleifer在《并非有效的市场——行为金融学导论》中,针对EMH的基本前提假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反驳。指出,将一般大众特别是投资者假定为一直是完全理性,很难令人信服。心理学的研究已清楚地表明,人们并不只是偶然偏离理性,而是常以同样方式偏离。 2007, Richard H.Thaler: 《赢者的诅咒》中文版出版 2007, Richard H.Thaler: 《赢者的诅咒》中文版出版 近几年,行为金融学的发展相当迅猛,短短几年时间,行为金融学的研究视野已从发掘金融市场异象的实证证据延伸到理论模型的构建;从单一的投资者行为研究拓展到涵盖投资者、公司和金融市场各个方面的研究体系;从对发达国家相对成熟的金融市场的研究扩散到主体理性程度更低的新兴市场的研究。 行为金融研究的趋势

文档评论(0)

hy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