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九十年代文学 第八讲 90年代的文学创作 一、90年代文学创作概述 决定90年代中国整体命运的一个巨大文本,便是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南巡讲话符合邓的一贯作风,非高头讲章,且很有针对性,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邓小平南巡讲话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解决了“姓社姓资”的问题,这就是他从整个世界格局的现实出发,决定用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来推动中国的改革发展。 (一)90年代文学现象描述 与80年代相比,虽然90年代文学思潮的变化依然来源于社会生活变化的启示,但已不再是社会推动文学,而是文学在拼命地追赶社会,以防被抛弃。文学在纷繁多变的社会中,越来越边缘化、领域化,文学固守自身,成了它的突出的别样的时代姿态。90年代文学思潮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创作与理论的共生共荣状态和我国文艺理论探求与世界文艺思潮深入的一体化态势。 90年代文学出现了以下新现象 1.文学观念最深刻的变革——文学“商品化” 90年代,不再是文学本身选择读者,而是读者、市场选择文学。过去文学从未思考过的问题出现了,即文学怎样在市场经济条件生存下去。早在80年代中期经深入、热烈讨论后所否定的文艺商品化,在90年代已变为现实。文学在90年代,似乎只有进入“商品化”才能保有自身,这无疑是90年代文学观念最深刻的变革。 2.创作与理论共生共荣和 我国文艺理论探求与世界文艺思潮深入的一体化态势。 90年代文学思潮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创作与理论的共生共荣状态和我国文艺理论探求与世界文艺思潮深入的一体化态势。 3.人文精神和“文化保守主义” 关于人文精神和“文化保守主义”的话题。1994年,就在《上海文学》推出“文化关怀小说”的同时,上海批评界提出了所谓“人文精神”的口号,达显然是针对如年代以来市场经济初期物欲高扬、人心浮躁、精神被物化的现实而言的。同时也对文化的商品化、创作中的价值漂移、作品媚俗现象等提出了尖锐批评。 4.现实主义冲击波(1995、1996) 90年代现实主义小说,在90年代中期之后由于河北“三驾马车”——谈歌、何申、关仁山的崛起而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被人称为“现实主义冲击波”。主要作品有:谈歌《大厂》、何申《信访办主任》、关仁山《大雪无乡》;刘醒龙《分享艰难》;李佩甫《学习微笑》。 在90年代,对现代都市生活物化现实的表现,在文学创作中得到前所未有的展开。由于与现实社会的发展保持一定的“同步”关注,这些作品往往重新被“现实主义”理论整合。例如“新写实”在90年代的发展,“新状态”、“新体验”、“现实主义冲击波”等命名,都显示了这种取向。不过,由于80年代用以整合社会的意识形态的解体,和商业社会的物质存在的凸显,使得文学在表现“现实”时的基本方式和内容都有一些变化。“个人”经验在文学中具有了新的特别的含义。 二、 新写实主义小说的崛起与代表作家作品 “新写实主义小说”在80年代中期开始风行,到90年代仍余音未了。“新写实小说”善于描写琐屑的生活及人的生存状态与生命体验,突破了“典型环境”的限制,常常淡化以至忽略构成典型环境的一定时代的阶级矛盾、政治冲突和重大事件,而是注目于那些司空见惯的世俗生态,撷取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恒久不变的生命与生活形态。 池莉的《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你是一条河》、《白云苍狗谣》等,方方的《风景》、《白雾》、《落日》、《黑洞》、《这天这年》、《结婚年》、《行云流水》、《桃花灿烂》等,刘恒的《狗日的粮食》、《四条汉子》、《陡坡》、《连环套》、《两块心》、《力气》、《杀》等,刘震云的《官场》、《塔铺》、《单位》、《一地鸡毛》、《官人》、《新兵连》等,都可视为新写实小说。 王朔出生于1958年,北京人。1976年中学毕业后,曾先后在海军北海舰队服役,在北京医药公司工作。王朔1978年开始创作。他的《空中小姐》(1984)、《浮出海面》、《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橡皮人》(1986)等早期作品都是以自己在部队“大杂院”的成长经历为素材。 1988年,他的《轮回》、《顽主》、《大喘气》、《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4部小说几乎同时被搬上银幕后,进入影视业,由他小说改编的电影和电视剧也都受到市场的欢迎,表现出明显的商业炒作的痕迹。王朔小说的人物形象大多具有作者自己的影子,多多少少都带有一种“痞子”的特性,是“大院”里的一些缺少父母管教、在城市里到处游荡的年轻人。 用作者自己的命名,就是“顽主”:“厚颜无耻的闲人”。他们的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自由自在”,自觉地与现存的社会秩序作对,或者说有意识地用“失范”的行为挑衅既定的原则。王朔小说的主要内容就是用“调侃”的“痞子语言”来描述这些痞子们的生活。 1987年池莉的《烦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