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瓒霜柯竹石图-中国嘉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倪 瓒 霜柯竹石图  倪瓒《霜柯竹石图》简考/尹光华   倪云林以他的传奇人生及超卓艺术,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一页。作为“元四 家”之一的他,曾被誉为“神品之上”的“第一逸品”。他死后的明代,“江东之家以有无(倪画)为清浊。”片纸只字皆视若拱璧。近代,本来就不多的倪画因博物馆的广泛收罗,流落民间的除美国私人收藏家尚有三数幅外,几可作“无倪论”。   《霜柯竹石图》是嘉德本季有幸征得的重要拍品,也是我们十余年来仅见的倪画真迹。一木一石,间以疏朗的修竹,是他晚年常作的题材。虽因霉漶,竹石有多处补笔,但荒寒冷寂,平淡冲和的气息,以及若柔若刚,若轻若重,若枯若湿的用笔,仍流露出他暮年作品中苍润清幽的纯正韵味。右上楷书诗跋,用笔瘦劲,结体扁方,字形常有倚侧不稳之处,起笔与收笔每多回环转逆之势,都是他晚年书法的特点,和中年劲爽遒丽,气宇轩昂的书风迥然异趣。而落款“瓒”字,不作两个“先”字,而作两个“夫”字(),也是他晚年的习惯。画幅左下有“商丘宋荦审定真迹”朱文长方印,为清初名鉴藏家宋牧仲的藏印。其下另有二印已破损不可辨,察其印色和部位,必在宋荦之前。另有可以辨认的还有康熙时张景蔚的藏印“借亭”、“少文蔚”、“乾净斋”、“铁墨堂”和“张氏少文”等五方,及有“琅邪忠贞潇洒世家”等。画上倪瓒题七律一首,见诸于他的《清嗤阁全集》卷六,画及诗及收藏印鉴则详细著录于李佐贤《书画鉴影》卷二十。   考耕渔隐者为元末明初时苏州学者徐达左,字良夫,或作良辅,号耕渔子,复号松云道人。元末隐居邓尉山中,是个藏书家及古字画收藏家。   倪瓒与徐良夫的交往,当在倪氏离开故乡无锡,泛舟于五湖三泖,寄迹苏州之后,但不会晚于至正二十二年壬寅,倪云林六十二岁时。因为当年四月十日,云林曾为徐良夫画过一幅《耕渔轩图》,这个历见于明清各种著录的画卷,后有当时很多名士如杨基、张羽、高 启、徐贲等人题赞,云林自己也有两次题咏。虽然画卷今已不存,但著录者张丑等皆一代名鉴赏家,倪氏题诗亦记录于他的《清嗤阁全集》,当是可靠的真迹。   另一件可以考见徐、倪二人交往及友谊的是倪瓒的一个书迹《赠徐耕渔诗》卷,此卷曾著录于明人张丑《清河书画舫》、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等书,今藏香港中文大学,亦是云林的真迹无疑。可以庆幸的是,该诗卷的传世,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倪、徐二人关系的有关信息,更重要的是为我们眼前的这幅《霜柯竹石图》的创作年代、地点及其可靠性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赠徐耕渔诗》卷共书云林自作诗二首(皆载《清嗤阁全集》),一次耕渔韵,作于癸丑八月九日,一题耕渔轩,作于八月十日,皆小楷。第一首诗前有小序,曰:“八月七 日,偕耕云叟访耕渔隐者,风雨寂寥中为留三日,日有图书笔砚之乐。九日,耕隐赋诗见 赠,辄次韵奉答,瓒再拜,耕云同一笑也。”第二首《题耕渔轩诗》后有跋,云:“仆来轩中自七日至此凡四日矣,风雨乍晴,神情开朗,而又与耕云、耕渔笑言娱乐,如行玉山中,文采自足照映也。喜而赋此诗。十日,瓒。”二诗一方面盛赞耕渔轩周围景色之美,羡慕其幽居之乐;一方面抒发其人生的感慨,所谓“兰芳日雕悴,吾生行归休。不作蝼蚁梦,游神凤麟洲。青山淡相对,白发忽满头”云云。另一方面,则对耕渔主人的热情及才情表示感 佩,“君才如鲍谢,辞亦云优。欢然敬爱客,宁不为尔留。”讲出了他在此一留再留的原 因,一为风雨,一为人情,一为图书笔砚之乐。因为徐氏是藏书家(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宋元 善本书上多处钤有他的藏印—见《中国历代藏书家印鉴》),云林到此,可说是得其所哉。 倪云林这次在耕渔轩小住,“日有图书笔砚之乐”,不仅为我们留下了《赠徐耕渔诗》卷这可贵的墨迹,亦为我们留下了眼前的这幅《霜柯竹石》。此图无年款,仅书“八月十二日为耕渔隐者写”,其为徐良夫而作可以肯定。画上所题《七律》首句为:“为访幽居秋满 林”,查《清嗤阁集》“题良夫遂幽轩”诗首句为“来访幽居秋满林”,李佑贤《书画鉴 影》著录亦为“来访……”,细审原作,乃是右上方破损,原句“来”字脱落,“为”字实系后添,其修补填书的年代应在李佐贤之后了。考倪云林《赠徐耕渔诗》卷第一首诗中有“居吴二十载,未及兹山游”之句,及二诗并序跋中又不见有“重游”、“再访”之类词 句,可见云林以前并未到过耕渔轩。此为第一次,也为最后一次,因为次年甲寅二月云林就返回故乡无锡,不久患病,十一月即去世了。因此画上的八月十二日,只可能是洪武六年癸丑八月十二日,其“来访”的“幽居”,正是徐氏耕渔轩(《全集》称为遂幽轩,当皆为徐氏隐居处的斋室名)。   可见,云林画《霜柯竹石图》与书《赠徐耕渔诗》卷,时间仅隔二日。所以画上的款字与诗卷的书法,无论从结体、用笔、气息诸方面来看都完全一致,可肯定确是一人所书,(修补处除外)连书写的毛笔,也可能是同一支笔,尖细瘦硬,这正与他晚年的习惯相合。 上述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