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11): 1844-1856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DOI: 10.11849/zrzyxb
1980—2014 年中亚地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
对气候和CO 变化的响应
2
1,2,3 2,3 2* 2,4
朱士华 ,艳 燕 ,邵 华 ,李超凡
(1. 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南京210093 ;2.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乌鲁木齐830011 ;3.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与遥感学院,南京210008 )
摘要:中亚干旱区分布着世界80% 以上的温带荒漠,受气候变化影响显著。论文首先收集实
验观测数据验证了干旱区生态系统模型(AEM ),然后运用AEM 开展数值模拟实验量化研究了
1980—2014 年中亚净初级生产力(NPP )的时空格局,评估了不同环境因子(降水、温度、CO )的
2
相对贡献率及其交互效应。结果表明:过去35 a 中亚干旱区年均NPP 总量为1 125± 129 Tg C
12 2 2
(1 T= 10 )或218±25 g C/m 。哈萨克斯坦北部地区年NPP 值较高(349±39 g C/m ),而南疆地区
2 2
年NPP 值较低(123±45 g C/m )。1980—2014 年间,中亚NPP 总体呈减少趋势[-0.71 g C/(m ·
2
a)] ,南疆极端干旱区的NPP 降低最为显著[-2.05 g C/(m ·a)]。相较于1980—1984年NPP 均值,
在1985—2014 年中亚区域NPP 总体降低了118 Tg (-10% )。其中CO 施肥效应促进NPP 增加
2
了99.7 Tg (+8% ),气温升高的正效应促进NPP 增加了35.4 Tg (+2% ),而降水减少导致NPP 降
低了221 Tg (-18% )。研究区内9% 的地区的NPP 主要控制因子为温度,主要分布在天山和哈
萨克斯坦北部等高纬高寒地区。降水主控区面积占整个研究区的69% ,主要分布在荒漠平原
特别是南疆等植被受水分限制的区域。CO 主控区占研究区面积的20% ,主要分布在天山中山
2
带森林区和低海拔地区等水热条件好的区域。研究表明新疆南部地区是中亚的关键生态脆弱
区,其生态安全面临着气候变化的挑战,但21 世纪的升温不大可能因刺激自养呼吸而对中亚区
域NPP 造成显著影响。
关 键 词:中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实心”与“空心”:旅游地乡村聚落土地利用空间“极化”研究——以河北野三坡旅游区两个村庄为例.pdf
- “丝绸之路经济带”在世界石油供给格局中的地位及演变.pdf
- 1901-2014年黄土高原区域气候变化时空分布特征.pdf
- 1970-2013年西北干旱区空中水汽含量时空变化与降水量的关系.pdf
- 1982-2015年长江流域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分析.pdf
- 1985-2015年陕西黄土台塬表层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pdf
- 1996-2015年巴音布鲁克天鹅湖高寒湿地景观格局演变分析.pdf
- 2000-2014年四川省气溶胶时空格局及其驱动因子定量研究.pdf
- 2000-2015年深圳市建设用地坡谱演变研究.pdf
- 2007-2016年上海市暴雨特征及其与内涝灾情关系分析.pdf
- 2013-2015年青藏高原玛多地区两次动态融雪过程及其与气温关系对比分析.pdf
- 2016年海洋和大气环流异常对中国夏季降水的影响.pdf
- GCM预测情景下中国21世纪干旱演变趋势分析.pdf
- GPM卫星降水数据在黑河流域的适用性评价.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