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12): 2200-2212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DOI: 10.31497/zrzyxb
2000—2015 年深圳市建设用地坡谱演变研究
1,2 1 1,2 1 1
彭秋志 ,唐 铃 ,陈 杰 ,吴亚玲 ,陈相泽
(1.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昆明650093 ;
2. 云南省高校高原山区空间信息测绘技术应用工程研究中心,昆明650093)
摘要:在受地形约束的快速城市化地区,建设用地水平扩张常伴有垂直爬坡过程。通过分析
建设用地坡谱曲线形态及其变化特征,有助于认识该过程的时空分异及演变规律,进而科学指
导相关国土规划实践。论文以深圳市及其所辖10个区为例,利用DEM 及2000—2015 年遥感
影像构建地面坡谱和4 期建设用地坡谱,借助陡峭度、均匀度、累加关键值等坡谱研究手段,分
析该市建设用地坡谱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深圳市建设用地坡谱变化特征总体表现为爬坡与
填海共存,且以爬坡为主,总体爬坡速度保持相对稳定;该市各辖区建设用地坡谱曲线呈现不
同变化特征,可归纳为爬坡主导型、填海主导型、混合型和稳定型;各辖区建设用地布局均集中
于平缓区域,建设用地上坡程度整体属于轻度至中度,建设用地主流上限坡度分布范围为4°~
14° ,建设用地极端上限坡度分布范围为7°~20°。深圳市仍将面临建设用地继续爬坡的压力,相
关坡度上限标准的科学制定与严格执行是把控建设用地爬坡进程的关键。
关 键 词:城市扩张;地形梯度;建设用地坡谱;坡谱分析法;深圳市
中图分类号:P931; P20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3037(2018) 12-2200-13
集中连片且适宜农业生产的平地资源非常稀缺,而快速城镇化又在不断侵占此类土
地,这是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中国在土地资源管理领域一直面临的突出矛盾之一。为缓
解此类用地矛盾,“爬坡”、“填海”等建设用地扩张模式正被更多城镇所实践。特别是近
十几年来,在以浙江、云南等为代表的一些多山省份,“爬坡”模式已经从少数城镇的零
[1-2]
星探索,发展成为了省级国土空间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2 年,国土资源部下
发了 《关于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土地开发利用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由此拉开了 “爬
坡”模式在更多山地城镇开展系统性探索的大幕。这种规模化探索,正在深刻改变试点
地区建设用地分布的三维空间分布格局,同时也形成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建设用地扩
[3]
张现象 。从不同侧面对该探索过程开展研究以揭示其规律性,将有助于指导其朝更加科
学合理的方向发展。
目前,针对建设用地扩张现象时空格局特征的研究成果已非常多,但绝大多数研究
[4-7]
主要关注二维的建设用地水平分布问题 ,而仅有少数研究重点关注到 “第三维”的地
[8-9]
形梯度问题 。这是由于建设用地快速扩张现象往往在平原地区的大城市表现更突出,
且绝大多数城市在扩张初期一般较少面临建设用地爬坡压力。而今,大量建设用地爬坡
式扩张现象的陆续涌现,将促使 “第三维”成为该研究领域的新热点。一般地,地形梯
收稿日期:2017-10-25 ;修订日期:2018-04-26 。
基金项目:昆明理工大学自然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 (KKSY201421036)。[Foundation item: Natural Science Re-
search Foundation of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 KKSY201421036. ]
第一作者简介:彭秋志 (1982- ),男,云南文山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基于RS 与GIS 技术的土地资源问
题研究。E-mai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实心”与“空心”:旅游地乡村聚落土地利用空间“极化”研究——以河北野三坡旅游区两个村庄为例.pdf
- “丝绸之路经济带”在世界石油供给格局中的地位及演变.pdf
- 1901-2014年黄土高原区域气候变化时空分布特征.pdf
- 1970-2013年西北干旱区空中水汽含量时空变化与降水量的关系.pdf
- 1980-2014年中亚地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对气候和CO2变化的响应.pdf
- 1982-2015年长江流域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分析.pdf
- 1985-2015年陕西黄土台塬表层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pdf
- 1996-2015年巴音布鲁克天鹅湖高寒湿地景观格局演变分析.pdf
- 2000-2014年四川省气溶胶时空格局及其驱动因子定量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