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实验心理学课件第12章 知觉现象与知觉组织实验(4).ppt

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实验心理学课件第12章 知觉现象与知觉组织实验(4).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观轮廓和深度线索;问题的提出;;关于影响主观轮廓形成的因素;背景;G.Kanizsa 提出“完成”假说 当视野中出现不完整性因素时,视觉系统就倾向于把他们完整起来,变成比较简单、稳定、正规化的图形。 主观轮廓就是由于完整化倾向而知觉到一个平面的结果。 G.K肯定了“分层”在主观轮廊形成中的作用,但他强调“分层”依赖于完整化倾向,如果没有使之完整化的需要,就不产生分层,也就没有主观轮廊了。;总之;实验方法;;预备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结果;;表1和表2的结果表明,主观轮廓的显明程度与被试的反应时间,是随着不同的实验条件而变化的。在呈现A图时,大多数被试(1人除外)看到了清晰昀主观轮廓,即一个覆盖在由黑色线条所组成的三角形之上的白色三角形平面,颜色比背景更白些。30名被试的平均反应时间为7.33秒。;;;;讨论;;3) 在D图中,三条断线被封闭???兰个小三角形。在这种条件下,大多教被试都看不到主观轮廓。按照G.kanizsa的解释,这种现象应该归结为三条断线被封闭,因而大大降低了图形的不完整因素。但是,值得指出的是,在D图中,由于三组断线被封闭,不但降低了图形的不完整性,而且破坏了图形的内隐深度线索。这时,被试不再观察到处在不同深度的图形,而是把三个小三角形和三个黑点看成位于同一平面上了。也就是说,原有的三维图形变成了二维的图形。因此,在D图中,主观轮廓趋于消失,不能只归因于图形的不完整因素的减弱。在这里,深度线索的破坏可能是一个更直接的因素。另外,我们已指’出,在呈现C、D图时,被试对D图作出判断的反应时较C图短,这可能是由于D图缺乏不完整因素,使人们在感觉信息的基础上,能够较容易地作出否定的判断。总之,我们承认图形的不完整因素在主观轮廓形成中的作用。因为没有图形的不完整因素,就没有主观的轮廓。在这个意义上,不完整因素是主观轮廓形成的前提条件。‘但是,只有不完整因素提供了必要的深度线索时,主观轮廓才得以产生。;;;总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ormitio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