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列传》公开课》-公开·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②动词本身表示被动,这种意念上的被动要依据上下文意来判断。 ③在动词后面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表示被动。 以第二部分(第3-4段)为例 内政方面的才能 ①政绩 “通货积财,富国强兵” ②执政理念 “与俗同好恶”“令顺民心” 处理君臣、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③ 概述才能 “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④举措 “贵轻重,慎权衡”;因势利导,三次匡正桓公的失误,灵活有节的施政。 * * 管仲墓诗 明?毛维骢 幸脱当年车槛灾, 一匡霸业为齐开, 可怜三尺牛山土, 千古长埋天下才。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总结文言被动句式的几种形式; 2、探讨管仲施政成功的原因,感受《史记》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 3、学习选取典型材料凸显人物的品格和精神的写法。 ①用“见”“见……于……”表被动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被动句式 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④用“为”或“为……所”表示被动。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⑤用“被”表示被动。 ①用“见”“见……于……”表被动 ②动词本身表示被动,这种意念上的被动要依据上下文意来判断。 ③在动词后面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表示被动。 ④用“为”或“为……所”表示被动。 ⑤用“被”表示被动。 1、从哪些语句上看出管仲取得了从政的极大成功?结合文本从主观客观两方面思考,原因有哪些? 领悟鉴赏 1. 登上政治舞台之前: A. 历经坎坷,丰富的人生阅历:为他后来任政相齐时能“顺民 心”、善于从实际出发处理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B. 非凡的人生观、价值观: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 2. 登上政治舞台之后: A. 执政思想:有“上下相亲””与俗同好恶““令顺民心” 的以民为本的施政指导思想; B. 执政才能:有“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将顺 其美,匡救其恶”的施政才能。 主观因素 1. 朋友知己之情:鲍叔牙的知贤、荐贤、让贤。 (如果没有鲍叔牙这样的知己,管仲极有可能怀才不遇,空有才干,无人赏识,这实际上是封建社会许多有才能者的共同悲剧。) 2. 君臣知遇之恩:齐桓公的不计前嫌、知人善用。 (如果齐桓公睚眦必报,心胸狭窄,报一箭之仇,而不懂得人尽其用,不任管仲为相,甚至把管仲杀了,管仲就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了。) 客观因素 2、 这篇传记,篇幅不长,但是既勾勒了管仲的生平,也使管仲的为人、从政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作者怎样做到这一点的呢?请大家从选材角度思考。 选取典型材料凸显人物的品格和精神 质疑讨论 “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旁边注释“孔子多次论及管仲,褒多于贬”,是否自相矛盾?(姚爱玲、杨若寒) 孔子为何“小之”,孔子对管仲的评价究竟是怎样的呢? 拓展延伸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隆中对》 “中国之最大的政治家”、 “学术思想界一巨子” ——梁启超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 “管氏有三 归,官事不摄,焉得俭?” “然则管 仲知礼乎?”曰:“邦 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 (diàn),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论语·八佾》 孔子说:“管仲的器量真小啊!”有人问:“管仲节俭吗?” 孔子说:“管仲有三个住处,各事都有专人负责,哪里能 说节俭呢?”有人问:“那么管仲懂得礼制吗?” 孔子说:“国君在大门外树立屏风,管仲也在大门外树立屏风; 国君为了接待其他国君而设置了(diàn)器,管仲也 有坫器,管仲懂得礼仪,谁会不懂礼制呢?”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

文档评论(0)

老刘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