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思考:从材料可见《海国图志》介绍了西方哪些方面的内容?魏源主张重点学习什么?其著书的目的是什么呢? 材料1、当时中国识字者最少也有300多万人,然而却少有人 去读这本书,更别说认真领会书中的深刻内涵。有人主张将 《海国图志》付之一炬,这本书最后既没有被烧掉,也没有 引起太大反响,在国内只印了千册左右。 ——《复兴之路》 材料2、《海国图志》问世以后,在中国知识界产生了广泛 的影响。书中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实倡日后洋 务运动之先声。书中对英、美议会和民主制度的介绍与赞 颂,对日后维新思想的产生,不无启发意义。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 思考:有关《海国图志》的影响,两则材料的观点有何不同?是否有矛盾? 说说理由。生前遭冷遇,身后知音多 思考:有关《海国图志》的影响,两则材料的观点有何不同?是否有矛盾? 说说理由。 * “轻信夷书,铺张扬厉” “张外夷之气焰,损中国之威灵” “一意为泰西生势,轻重失伦,尤伤国体 “轻信夷书,铺张扬厉”,“张外夷之气焰,损中国之威灵”,“一意为泰西生势,轻重失伦,尤伤国体”。 “魏子别我时,授我书一编。谓是《海国图志》,幽遐靡弗宣。方今急边防,疲氓未息肩。苦心著此书,搜讨颇有年。始议战与守,继绘其山川,岛屿涉穷发,一一列端。况闻兹书出,市贾纷雕镌。辇下诸要人,争买不计钱。天聪倘易达,无予小臣。特此谢魏子,久要愧前言。”?——朱琦《寄魏默深刺史》 1、佐久间象山(日本著名维新思想家)在读到《海国图志》“以夷制夷”的主张后,不禁拍案感慨:“呜呼! 予与魏,各生异域,不相识姓名,……而其所见亦有暗合者,真可谓海外同志矣!”在魏源思想的引导下,佐久间象山实现了从排斥西方到发展与西方的关系的重大变化。……《海国图志》在日本被大量翻印,一共印刷了15版,价钱一路走高。 ——周英杰《海国图志的孤寂与荣光 2、被奉为日本人神圣的“天书” 2年15种版本,书价涨了4倍 政、军、商、学界的必备书 天皇称此等同于英国大宪章 佐久间象山20万字读书笔记 * 国人真的警醒了 主流官员:该夷不过求赏码头,贸易通商而已,尚非潜蓄异谋。 道光皇帝:有人因仿造轮船提议从澳门雇觅“夷匠”,道光帝宁可不要船,也不能让“夷匠”入境。 * * 薛福成,江苏无锡宾雁里人,出生于官宦之家。近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之一。 12岁的薛福成苦读八股文章。年幼的他对鸦片战争后的世易时移毫无知悉,心中的梦想就是中秀才、成举人、中进士,在科举道路上不断拼搏。而后太平天国运动的迅猛发展、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在广州和沿海各地逞凶肆虐以及战后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震惊了埋头八股的薛福成 ,深重的困难,使薛福成忧心如焚。薛福成更觉得必须读书砺志,具备真才实学,以便挽回那令人震眩的时变。 后因其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见识卓越的解决之道,先后成为曾国藩和李鸿章的幕僚。薛福成的陈言疏,在朝廷影响极大,两宫太后面谕军机大臣将陈言疏发给各衙门商议。它也在全国各地力求变革的进步人士中引起了很大的震动,争相传抄,成为一时议论的热点 * * “正是在它的庇护下,先进的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才得以排除顽固势力的重重阻挠,插足于传统文化的世袭领地,渐渐地扎下根来,并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地对于‘中体’、‘中学’以强烈的对比、影响,并且最终卓有成效地改变了它们的面貌。” ——冯天瑜《中国文化史》 材料2 “中体西用”论是相当保守的,是不伦不类的。但是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提出了一个改革派和保守派都能大体接受的“说法”。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 材料3 ……在梁启超看来,“中体西用”论者所要学习的西方技艺,都是不值一提的末枝小节;相反,被他们视为“本”或“体”而不愿加以改变的……才是应该先变、大变的。 ——吴一泉《“中体西用”说及其历史作用》 问题:根据材料,分析以上材料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评价“中体西用”思想? * 郭嵩焘: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不容于尧舜之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他叫郭 嵩焘 ,中 国历史 上 第 一位驻英 国公使 ,是中国近代史上最 早的一个 比较具 有 世界 眼光 的人 ,1876 年他受命 出使英 国时朝 野一片哗 然 ,大臣们对其冷嘲热讽 :“出乎其类 ,拔乎其萃 ,不容于 尧舜 之世 ;未能事人 ,焉能事鬼 ,何必 去父母之邦 !” 家乡父老更 是 群情 愤 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