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的信息界面设计.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7章 控制器设计 本章内容 控制器的定义及其分类 控制器的设计要求 主要控制器的设计 手握式工具的设计 第一节 控制器的定义及其分类 控制器的定义    控制器是把人的控制意愿转化成机器运作命令的手段,按照控制的特点,控制器的定义又分为狭义的控制器和广义的控制器。 (1)狭义:只负责控制命令的传递,本身不具有分析选择的功能,即这样的控制器没有采用程序控制的机制。 (2)广义:除了负责控制命令的传递外,还具有智能分析功能,这种控制器又被称作是智能控制器。 第三节 主要控制器的设计 一、手动控制器的设计 (1)旋钮 旋钮是用手指的拧转来进行操作的一种手动控制器。根据形状可分为:圆形旋钮、多边形旋钮、指针式旋钮、转盘式旋钮 。 第三节 主要控制器的设计 圆形旋钮。这种旋钮多呈圆柱状或圆锥台状。钮帽边缘有各种槽纹。常用于需要连续旋转一圈或一圈以上,定位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 。 多边形旋钮。这种旋钮一般用于不需连续旋转,旋转定位精度不高,调节范围不足一圈的地方。 第三节 主要控制器的设计 指针式旋钮。这种旋钮可具有3~24个控制位置,调节范围不足一圈。在调节过程中,刻度盘不动,通过旋转指针形状的钮,确定旋钮的旋转位置 转盘式旋钮。与指针式旋钮具有相同的功能,它与指针式旋钮的不同点仅在于,它是以指针不动而转动刻度盘,来达到预定控制位置的 第三节 主要控制器的设计 注:旋钮的大小应使手指和手与其有足够的接触面积,便于手捏紧和施力以及保证操作的速度和准确性。因此,旋钮的直径不宜太小,也不宜太大,一般以5cm为最佳。为了使手操纵旋钮时不打滑,常把手操作部分的钮帽做成各种齿纹,以增强手的握执力。 第三节 主要控制器的设计 (2)按钮    按钮是仅在一个方向操作的控制器,其尺寸主要根据人的手指端尺寸确定。用拇指操作的按钮,其最小直径建议采用19mm;用其他手指尖操作的按钮,其最小直径建议采用10mm。 第三节 主要控制器的设计 图 a为外凸弧形按钮,操作时手的触感不适,只适用于小负荷而操作频率低的场合。 按钮的端面形式以中凹的型式为优,如图d所示,它可增强手指的触感,便于操作,这种按钮适用于较大操作力的场合。 第三节 主要控制器的设计 按钮应凸出面板一定的高度,过平不易感觉位置是否正确,如图b所示。 各按钮之间应有一定的间距,否则容易同时按下,如图c所示。 第三节 主要控制器的设计 (3)扳动开关    扳动开关一般只有开和关两种功能,但可分为两种控制位置(开和关)和三种控制位置(关一低速一高速)。对于有两种控制位置的扳动开关,其位移量α最小为30o、最大120o。对于有三种控制位置的扳动开关,其位移量α最小为18o、最大60o。扳手直径d为3~25mm、长度L为12.5~50mm。 第三节 主要控制器的设计 (4)控制杆    控制杆是一种需要用较大的力操纵的控制器。控制杆的运动多为前后推拉,左右推拉或做圆锥运动,因而需占用较大的操作空间。 第三节 主要控制器的设计 当操纵角度较大时,控制杆端部应设置球状手把。 控制杆的操纵角度以30o为宜,一般不超过90o。 对于需要用力较大的控制杆,为便于施力,立姿作业时手把的位置应与肩同高,坐姿作业应与肘同高 第三节 主要控制器的设计 二、脚动控制器的设计 脚动控制器主要有脚踏板、脚踏钮等。 当操纵力较小时,且不需要连续控制,宜选择脚踏钮。 如需要较大操纵力,要求提供相当的速度时,多使用脚踏板。 第三节 主要控制器的设计 (1)脚踏板    脚踏板的形式可分为直动式、摆动式和回转式。 第三节 主要控制器的设计 (2)脚踏钮    脚踏钮与按钮具有相同的功能。可用脚尖或脚掌操纵,踏压表面应有纹理,应能提供操作反馈信息 第四节 手握式工具的设计原则       人手是由骨、动脉、神经、韧带和肌腱等组成的复杂结构,如图所示 第四节 手握式工具的设计原则 当使用设计不当的手握式工具时,会导致多种累积损伤疾病,如腱鞘炎、腕道综合症、腱炎、滑囊炎、滑膜炎、痛性腱鞘炎、狭窄性腱鞘炎和网球肘等。 第四节 手握式工具的设计原则 手握式工具(手柄)设计时应遵循的原则  1.避免静肌负荷    当使用工具时,臂部上举或长时间抓握,会使肩、臂及手部肌肉承受静负荷,导致疲劳,降低作业效率。 第四节 手握式工具的设计原则 第四节 手握式工具的设计原则 2.保持手腕伸直 一般情况下,手腕的中立位置是最佳的。 在设计工具时,如果要用到手腕的力量,尽量使工具弯曲而不要使手腕弯曲,避免手腕的侧偏。 第四节 手握式工具的设计原则 第四节 手握式工具的设计原则 第四节 手握式工具的设计原则 3.使组织压迫最小 手在操作工具时,有时需要用力较大

文档评论(0)

yuxiu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