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七、過去案例 96年12月16日「瘋狗浪噬2人,男捨命救友,3死」百釣客無動於衷,竟續下竿。 北縣1名男子為搶救2名遭瘋狗浪捲落大海的友人,奮不故身跳海救人,因體力不敵猛浪,3人均慘遭溺斃。 * 七、過去案例 95年7月9日「三峽大豹溪 溺水冤魂多」高雄籍男子疑不了解水域特性,在三峽鎮有木里「山中傳奇」段溺斃。 * 七、過去案例 95年6月11日「北縣設防溺巡邏箱 全國首見」本局為加強防溺措施,針對台北縣大豹溪等危險水、海域編排14條巡邏路線,並首創設置60個防溺巡邏箱。 * 七、過去案例 96年11月2日「冒險救釣客,瘋狗浪重擊」義(勇)消殉職。本局新店義消救生分隊長王銘錫,96年11月3日上午支援貢寮海域釣客落海打撈勤務,不幸被大浪捲入海裡,撞上礁石昏迷溺斃。 八、水中自救與救生 發生溺水的主要原因: 驚恐慌張 體力耗竭 水中自救原則: 保持體力:以最少體力,而在水中維持最長時間→緩和呼吸頻率、放鬆肌肉、減慢動作 水中求生原則 利用身上或身旁可增加浮力之物品 * 漂浮待救方法 仰漂( Back Floating ) 踩水(Treading Water) 水母漂(Jelly-fish Floating ) 韻律呼吸(Rhythmic Breathing ) 浮物求生 上衣漂浮法 褲子漂浮法 CPR急救流程 * 落海後如何應變 防滑釘鞋 救生衣 應保持鎮定,避免慌亂中嗆水導致休克。 應閉住氣息,釣客落水時身體會完全沒入水中,數秒後才會浮起,這段時間應用手指捏緊鼻子,閉住氣息,待頭部浮起後,再用口吸氣,並以口鼻同時呼氣。 應將身體保持直立而微向後仰的姿勢,面朝岸上,並適時伸出手腳來緩衝,以免身體撞到礁石,同時設法離開浪腳附近的激浪區。 應選擇水流較緩的水灣或大石頭後方等人搭救;若岸上沒有別人,應選斜坡處慢爬上岸,待爬到水深在膝蓋以下的地方才可站起,以免再度被浪擊倒;千萬不要企圖在落海的地方爬上岸來。 * 不慎落海自救方法(一) 防滑釘鞋 救生衣 徒手落水自救方法 瞬間吸飽氣使胸腔充滿空氣 如海域附近環境落差小、體力足夠,盡早上岸。 若無法上岸,應保持體力,採漂浮待救方式,或使用衣褲打結吹氣,製作漂浮物待援。 * 不慎落海自救方法(二) 防滑釘鞋 救生衣 船隻翻覆自救方法 上船時即應先行查看救生衣及救生圈放置處,並穿上救生衣。 設想發生事故後第一時間可能逃生路徑及如何快速取得逃生器具。 察覺船隻翻覆時,應快速逃離,找到浮具,游離船身,避免被船隻底部機械及漩渦傷害。 全身放鬆,任其漂浮待救。 * 不慎落海自救方法(三) 岸邊磯釣不慎落海自救方法 落海時,於口鼻尚未入水前瞬間吸飽氣,使胸腔充滿空氣後閉氣。 等待約10秒後身體將因海水浮力較大會自然浮起。 採後仰姿勢,離開浪腳激浪區,靠近水流較緩之水灣或大石頭後方等待救援。 * 如何使用救生器材 救生桿:應先將竿尾伸出超過落水者,再由側面傳遞,待其抓牢後,引免其因波浪推擠而被竹竿刺傷。 救生圈:拋投前,先將繩索整理好,拋投時,宜拋向落水者背後,再拉向前使溺者抱住。 救生繩:使用前應先將繩子浸濕增加重量,以利於拋投,並於繩索前端數公尺每隔半公尺打結,以便於被救者抓牢。 當有人不慎落海時,應先高聲呼喊,請求援助(緊急聯絡電話:119 118 )。 當使用救生器材時,應處於岸邊較高處絕對安全位置,且距落海者最近的地方施救。 救生器材使用後,應物歸原位,以備不時之需。 水域安全維護人員之救援方式 救援方式 徒手救援 器材救援 乘坐裝備救援 施用之區域 空中救援 水域救援 陸地救援 空中救援 陸地救援 使用性質 緊急救難系統架構圖 水域緊急救難支援體系 接獲報案單位 記錄報案人資料及相關案情資訊,包括溺水地點、人數、溺水原因、水域概況、以施行之救援行為、相關搶救動線狀況等。 立即將所有資訊,轉由消防局救災救護中心接手統籌相關指揮、派遣、調度及通報管制等工作。 作業項目一:救難動員機制 水域緊急救難支援體系 執行報案後作業 河域及溪流發生溺水事件時,經民眾報案後,則由轄區消防分隊為主要救援單位,並依實際需求請求鄰近消防分隊支援,同時聯絡民間救難團體協助救援,轄區警局、醫療院所待命支援。 海域發生溺水事件時,除消防單位救援外,得立即同步通知海巡單位協助搶救,若因海象或地形狀況,妨礙救難工作,則視情況向內政部空勤總隊請求直升機增援,待救難支援團體報到後,須由消防局救災救護指揮中心統籌編組,以提升整體救難效率。 作業項目一:救難動員機制 水域緊急救難支援體系 執行報案後作業 海洋溺水案件則聯繫國家搜救中心及海巡隊及海軍搜救大隊,共同協助救援活動。 另可透過漁業廣播電台,利用無線廣播通報鄰近海域作業漁船於第一時間協助搜救,並視狀況請求鄰近村里運用廣播系統,發動村里船隻協助水面搜尋。 作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