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垣《脾胃论》方药配伍规律研究-方剂学专业毕业论文.docxVIP

李东垣《脾胃论》方药配伍规律研究-方剂学专业毕业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北医科大学 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及知识产权归属承诺 本学位论文在导师(或指导小组)的指导下,由本人独立完成。 本学位论文研究所获得的研究成果,其知识产权归河北医科大学所 有。河北医科大学有权对本学位论文进行交流、公开和使用。凡发表 与学位论文主要内容相关的论文,第一署名为单位河北医科大学,试 验材料、原始数据、申报的专利等知识产权均归河北医科大学所有。 否则,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研究生签名: 导师签章: 二级学院领导盖章: 柏荡. M年弓月弓扣 河北医科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 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等内容外,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 写的研究成果,指导教师对此进行了审定。本论文由本人独立撰写, 文责自负。 研究生签名:杀切荡 导师签章: 洲年 万方数据 目 目 录 中文摘要 1 英文摘要 一6 研究论文李东垣《脾胃论》方剂配伍规律研究 前言日U舌 .11¨ 材料与方法 .1 2 结果 1 5 附图 .20 附表 28 讨{仑 3 1 结论 ..35 参考文献 .36 附录 .38 综述李东垣治法方药特点分析 50 致谢 .58 个人简历 .59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李东垣《脾胃论》方药配伍规律研究 中文摘要 李东垣《脾胃论》方药配伍规律研究 摘 要 目的:本研究建立在充分研读原著的基础上,对李东垣《脾胃论》所 载方药信息做细致、全面的整理,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统计与计算, 通过定性、定量结合,宏观、微观结合,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分析和研 究。以期获得《脾胃论》中方药配伍的一些重要规律,准确把握李东垣在 治疗脾胃病方面的主要学术特点、揭示选药组方的基本规律,更好的传承 与弘扬“补土派’’思想,为提高东垣方的临床疗效提供更多的途径。 方法: 1选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李东垣医学全书·脾胃 论》作为研究基础,这一版本以新安吴勉学刻《古今医统正脉全书》为底 本,张年顺校注。 2在充分研读原著的基础上,对本书中所载方剂的组成、剂量、用法、 功用、主治等内容进行全面整理,并建立文档。首先对方剂的组成、剂量 做整理、建档;其次对君药进行判定;最后对功效、主治进行归纳、整理 并建档。 3将上述工作所得方药信息数据,录入“Foxtable20 14数据管理软件 建立“李东垣《脾胃论》方药信息数据库”。 4利用计算机对《脾胃论》所载方药信息进行统计、计算和分析。首 先从药物入手,分析其使用频次及药物性味归经情况;其次,分别以药物 和方剂为单位对剂量进行计算和统计;第三,对君药和药物配伍关系进行 分析统计;最后,对方剂的功效和主治进行统计和分析。 结果: l李东垣所著《脾胃论》基本情况:全书载方63首,使用药物101 味,除8首方系引用自其他医家外,其余55方均为东垣自创。 2用药情况:全书所用101味药物,使用频次最高的10味药以炙甘 草为首,使用33次,其次是陈皮使用30次,人参27次,升麻、白术均 24次,黄芪、当归均23次,柴胡20次,苍术1 5次,茯苓14次。这10 味药中,炙甘草、人参、白术、黄芪补气,升麻、柴胡、苍术辛散升阳,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陈皮理气,炙甘草、白术、茯苓健脾。所用药物五味中辛味药60味最多, 中文摘要 陈皮理气,炙甘草、白术、茯苓健脾。所用药物五味中辛味药60味最多, 其次苦味药40味,甘昧药36味,酸、咸、淡味药较少。四气中温性药 46味最多,其次寒性药28味,平性药20味,而热与凉性药较少。温性 药中以辛温药37味最多,其次是苦温药16味,甘温药lO味。寒性药中 以苦寒17味最多,其次是甘寒药11味,辛寒药10味。归经中脏经药物 187味,归腑经药物93味,脏经药明显偏多。脏经中最多的是脾经药53 味,其次是肝经药40味,肺经药39味,腑经中使用最多的是胃经药45 味,大大超过其他腑经药物。可见东垣用药以苦温、甘温有补气燥湿健脾 功用、辛温有升发阳气、调理气机功用的药物为主。用药缓和,对药物的 性、味、归经和作用趋向都有周全的考虑。 3组方及剂量情况:《脾胃论》方中煮散40首,丸剂20首,另有3 首水调散。用药味数最多的是神圣复气汤,用药23味,用药最少的方剂 是雄黄圣饼子和枳术丸,用药仅2味。用药昧数在4味以下的有1 l方,5~ 8味药的有27方,9~14味的有1 6方,多于15味药的有10方。 以一次服用量为单位计算,单味药的单次使用剂量最大的10味药分 别是:苍术165.39,黄芪、升麻、黄芩、当归、防风均8.269;羌活7.299; 罂栗壳、半夏、葛根均6.29。总剂量最大的10味药分别是:苍术200.439, 黄芪76.969、炙甘草60.289、升麻54.929、当归40.919、白术40.4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1****984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