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学院大学语文课件 李商隐.无题.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知识和技能: 1、了解作者李商隐及其代表作品。 2、理解“相见时难别亦难”中两个“难”的含义以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的本意和今天人们常用它来表达的感情。 二、过程与方法: 在欣赏录音朗诵、自由朗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结合注释看课文,初步理解诗歌的内容及含义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理解古代女子在悲伤与痛苦的爱情之中仍然富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以及感受到作者李商隐的诗歌常以清词丽句构造优美的形象,寄情深微,意蕴幽隐具有朦胧婉曲之美。 一、作者简介及时代背景 1、作者介绍。 2、牛李党争与李商隐。 二、诗歌赏析、讨论。 三、艺术特色分析。 牛李党争源于唐宪宗元和三年(808)一次科举考试。时任宰相的李吉甫对应试举子牛僧孺、李宗闵进行打击,因为他们在试卷中严厉地批评了他。由此,李吉甫与牛僧孺、李宗闵等人结怨,这笔恩怨后来被李吉甫的儿子李德裕继承了下来。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领袖的“牛党”和以李德裕为领袖的“李党”在数十年中互相攻击,争斗不休,成为晚唐政治的一大矛盾。 李商隐最初的府主令狐楚属于“牛党”,在他的帮助下,李商隐步入政坛。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令狐楚之子令狐绹协助李商隐中了进士。在令狐楚去世后,李商隐成为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幕僚并受到其赏识,娶了他的女儿为妻。王茂元与李德裕交好,被视为“李党”成员。这桩婚姻使他被牛党视为李党中人。令狐绹尤其厌恶他,认为他忘恩负义。令狐绹后官居高位,李商隐的仕途短暂而坎坷。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一些外派官员的幕下供职。事实上,无论是“牛党”还是“李党”得势,李商隐从来没有机会晋升。 赏析讨论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是一首深情缅邈的爱情诗,由于李商隐生活的不幸,他所咏叹的爱情就显得格外复杂深沉,婉曲含蓄。本诗主要表现恋人离别时的忧伤痛苦,抒发了缠绵执着的相思之情,并表达了对美好愿望的追求。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题解:“无题”是否真的没有题目?怎么理解?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我们相见可不容易呀,见了面更是难舍难分,何况是在春风衰减,百花凋零的时节分别呢! 1、“首联”写什么? 2、比较揣摩两个“难”字有何不同? 3、此句究竟写了几个“难”? 4、古代诗词,在抒写离别愁绪时,总是喜欢用凄惨悲凉的深秋之景来渲染,而《无题》却是用暮春之景来烘托,感觉怎么样?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我对你的爱,像春蚕那样到死才能将丝吐尽,我的眼泪,像蜡泪一样不到成灰则流淌不停。 1、从“春蚕”、“蜡炬”的象征意义看,该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从“丝”的注释看,该句用了什么修辞? 3、你是如何理解这两句诗的本意?今天人们常用它来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南朝乐府西曲歌《作蚕丝》:“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 王融《自君之出矣》:“思君如明烛,中宵空自煎” 陈叔达《自君之出矣》:“思君如夜烛,煎泪几千行”。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别后,你早起对镜梳妆,只怕会因容颜变老而憔悴;月下吟诗,也会觉得寒冷而孤单。 1、怎么理解“晓镜”?“夜吟”? “晓镜”的是谁?“夜吟”的又是谁?这部分是实写?还是虚写?为什么? 2、诗中选取了哪两个事例表达彼此的思念?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所幸此去蓬山的路程不远,何妨让青鸟为我们互通音讯? 1、蓬山原指西王母的住处,为什么作者会说“此去无多路”? 2、此两句表达怎样的感情? 3、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这种感情? 4、“蓬山”?“青鸟”?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飘渺间”。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马嵬》其二) 《山海经·西山经》:“三危之山,三 青鸟居之” 《山海经·大荒西经》:大荒之中, 西有王母之山,“有三青鸟,赤首黑 目,一名曰大黧,一名曰少黧,一 名曰青鸟”;又说“有五彩鸟三名,一 曰皇鸟,一曰鸾鸟,一曰凤鸟”; 《海内北经》:“西王母梯几而戴胜 杖,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 食,在昆仑虚北”。 《山海经·大荒南经》:“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 《山海经·海外东经》说“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ormiti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