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旧工厂改造案例.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旧工厂改造案例 —成都东郊记忆 目录 成都东郊工业区的历史 进行改造的原因和目的 如何进行改造和保留工业文化 改造后的东郊 关于旧工厂改造后的例子 总结东郊在成都的地位 对于这次考察的感受 背景 1.地域背景 成都东郊记忆创意产业园位于成都二环路东二段以东,北临建设南路,西靠建设南支路,南邻12米宽的规划道路及光明厂的空地,东边为20米宽的规划道路。项目原址是原红光电子管厂厂区,园区占地约13.17万平方米,占原厂区总面积约58.3%,利用旧厂房约13.2万平方米。建筑基本为低层或多层建筑。建筑类型包含了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援建的办公楼到20世纪90年代初修建的各类厂房:沉淀了情感记忆的红砖厂房,讲究效率的多层厂房,以及具有工业符号感的构筑物,厂区内高大的桉树和梧桐树枝繁叶茂,共同构成了计划经济时代以及市场经济初期工业文明的历史遗迹。 2.人文背景 解放前,成都工业仅有三根半烟囱(机械厂、火电厂和半歇业的染布厂)。解放后,成都东郊工业有电子、纺织、航空、钢铁、仪表五大工业。21世纪初,由于工业污染、城市更新,大部分东郊工业已搬迁或拆除。原红光电子管厂为目前成都中心城区内遗留的具有规模和历史的工业建筑群。如果保留原红光电子管厂建筑群,就保留住了成都的城市特色,保留住了成都现代工业的历史痕迹。 改造的原因 成都东郊工业区是国家电子工业,国防工业集中地之一,创造了成都工业的辉煌,是那个年代成都引以为傲的“城市名片”。当年,东郊工人是成都市民荣誉与自豪的象征。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过度集中的工业区是东郊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所以对东郊工业区的搬迁改造迫在眉睫。 如何改造 一.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工业文化的复兴 二.对工业建筑的改造性再利用 整体构思: 成都活跃的文化娱乐活动、成熟的音乐产业环境为成都东郊记忆创意产业园提供了坚实的市场支持。 成都东郊记忆规划目标为:音乐主题,时尚街区,全国一流,国际水平。根据东区音乐公园的目标,规划的定位相应定义为“工业文明,现代遗产;音乐文化,时尚元素;开放街区,城市名片;面向未来,持续发展。”在规划中制定了必须遵循的总则:“保留为主,新旧协调,品质至上,创意时尚,注重现实,多样呈现。” 加入具有历史意义元素,使其整个工业空间氛围更浓厚,保存关于东郊工业区的记忆。 有特定历史感,外观有保留价值的建筑 新旧对比:在不影响保留建筑整体形象的前提下,适当加入时尚元素。 加入了具有时代气息的新的建筑,突出以前工业的氛围、是原来单调的墙面变的更加丰富而具有特色 东郊工业区改造为音乐公园后,加入了与主题相呼应的元素,并且使用新的材料和鲜艳的色彩,与以前的老旧工业建筑相对比、加强了视觉冲击力 在保证功能使用前提下,尽量少改动外观,配合抗震加固,稍加调整或复原即可。 外观没有保留价值的。采用新旧融合的方式,将外观改成具有历史感和工业特征的“老工业建筑”。 总体风貌的色彩节奏:不同时期修建的原厂房从形体、肌理上已有很大差别,为保证建筑风貌总体协调,各有差异的特征,特定色彩节奏的变化导则。 成都东郊记忆是以音乐产业为核心集聚相关视觉艺术、表演艺术等艺术门类,并建设相关的配套服务设施。以营造功能设施服务完善的综合服务体系,创建一流的音乐创意园区。 保留原有植物:遵循规划原则,保留了园区内大部分的树木,对被新建建筑占其位置的树木,实行园内移栽处理。 背景: 江南造船厂历经百年,是19世纪中国工业化发轫的历史见证,厂区里的船坞和码头记载了中国工业140多年的变迁。它的出现,是晚清洋务派追求“自强”“求富”目标的产物。?经过近一个半世纪的风雨历程,江南造船厂积累了丰富的工业遗产,如今走在上海世博园区内,人们能够在造型新颖别致的场馆间看到这些上了年岁的建筑,它们有的矗立了70年,有的“过百岁”。 实例一 上海江南造船厂保留“江南文化”改造为世博会展馆 改造: 改造中采用“抽柱换梁法”进行施工。改造后的建筑其外围采用了玻璃幕墙,幕墙内嵌有岩棉,起到隔热作用。大门也用隔热保温材料制作,以达到现代建筑的节能环保要求。而综艺大厅多边形玻璃休息厅容纳异形红色观众厅,仿佛水晶盒中红色钻石熠熠生辉。两个建筑单体共处于同一屋檐下,之间形成共享入口广场,顶部保留网架设景观照明“光云团”,营造不同建筑间共生、互动的关系。 背景:场地原是中山著名的粤中造船厂,作为中山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象征。场内遗留了不少造船厂房及机器设备在园区的设计上,既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岭南园林特色,又采用了西方古典几何式造园,达到了工业场地景观恢复的目的。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