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教育矫治模式构建.docVIP

谈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教育矫治模式构建.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谈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教育矫治模式构建 《犯罪与改造研究》2010年g3期 谈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教育娇治模式构建 胡建宏 一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基本构成与特点分析 综观浙江省十里坪劳教所713名强戒人员,主要呈现7个方面特点: (一)收治比重呈增长趋势.2008年6月一12月,我所收治强戒人员237人,2009年1月_-4月 收治强戒人员476人,2009年5月一10月收治强戒人员780人,收治比重增长明显,2009年月均增长 44.58%,且从收治态势看,呈延续上升趋势(图1).截至10月底,强戒人员占被矫治人员总人数的 48.91%,劳教机关承担的戒毒任务日益加重. 图1:2009年1—4月强戒人员收容比重曲线图 (二)农村籍人员比例加大.调查显示,农村籍强戒人员占64.09%,增长幅度较快.以2007年, 2008年为例,农村籍戒毒人员比例为45.73%,59.27%,区域籍贯构成有了明显变化.且农村籍强戒人 员犯有抢劫,盗窃等罪错前科所占比例较大.这说明农村宣传戒毒及对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后续照管工作 还比较薄弱. (三)年龄学历呈低化趋势.调查显示,713名强戒人员35岁以下576人,占80.79%,其中25— 3O岁占34%(图2),低龄化趋势明显.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初中以下文化程度658人,占92.29%,高 中文化程度55人,占7.71%,这说明吸毒与年龄,认知水平有重要关系.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强戒人员 偏执性较强,易产生非理性冲动,缺乏戒毒自信心,对管理民警指导教育工作障碍较大. 图2:2009年4月强戒人员年龄结构比例对照表 (四)身体与心理状况较差.713名强戒人员中身体残疾16人,占2.24%;患高血压,心脏病等疾 病65人,占9.11%.通过200名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心理测试(scL一90)(图3)结果表明,因子分≥ 2而有轻度心理问题者112人,占总人数56%;因子分≥3即有中度以上心理问题者有3O人,占总人 数15%.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敌对症状严重,精神病因子分偏高,躯体化症状明显3个方面.特别是小 32 ☆作者系浙江省十里坪劳教所党委书记,政委 胡建宏/谈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教育矫治模式构建 教蔫_J罐\ . _...i..一一 学学历综合心理健康水平最低,包括躯体化,抑郁,强迫症状,焦虑,敌对等不良心理比较明显,比例 达8.56%. 图3:强制隔离戒毒人员sCL一9O得分(样本200例) 躯体化强迫豢 平均1.871.781.67 中位1.791.71.56 标准差0.620.530.56 最大3.673.53.78 最小111 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 1.8 1.66 0.61 3.92 l 1.8 1.5 0.53 3.7 1 1.66 1.5 0.59 3.5 1 1-36 1.29 0.44 3.43 1 1.55 1_33 0.51 3 1 精神阴性 病态项目分 1.4622 1_355 0.4618.13 3.39o l 阳性 项目分 37.78 35 18.13 85 0 (五)家庭关系大多数残缺.调查显示,有73.14%强戒人员认为与家庭关系不好,其中离婚89人, 占12.48%;单身247人,占34.64%;家庭无其他成员53人,占7.43%;基本上属于”三无”人员(无 接见,无汇款,无信件)82人,占1l_50%.由于家庭状况普遍较差,缺乏亲情关爱,难以充分利用亲 情资源,形成内外联动,共同帮教和后续照管工作格局. (六)没有固定职业者居多.713名强戒人员中,农民136人,占19.07%;工人39人,占5.47%; 个体户151人,占2.11%;无业387人,占54.28%.可见,强戒人员无固定职业者,无业者居多,长 期游离于社会边缘,缺乏应有的道德管束,对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管控和约束措施抵触情绪明显,戒毒矫 治和后续照管指导教育工作有相当难度. (七)多次戒毒呈上升趋势.713名强戒人员中,曾被刑罚处罚54人,占7.57%;两次(含)以上 戒毒327人,占45.86%.多次戒毒人员由于长期与毒品打交道,主观恶习较重,普遍具有前科,心理 并发症明显,戒毒愿望不强,对常规教育矫治方法产生较强抵触心理.调查发现,有86.73%强戒人员 自信心明显缺乏. 二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教育矫治主要矛盾与深层原因 (一)制度性缺陷与规范化矫治之间矛盾.表现为:1.制度适应性层面,目前强制隔离戒毒所制定 的一系列规章制度,相当部分沿袭过去戒毒劳教管理教育做法,具有局限性和应急性,创新性,适应性 和科学性欠缺.2.制度操作性层面,对强戒人员奖惩,诊断评估,心理矫治,考核体系等重要环节细则 尚待完善,科学规范戒毒矫治欠缺.3.制度支撑性层面,对一些心理疾病严重,身体明显残疾强戒人员, 缺乏适应性制度支撑.如收治的6名聋哑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