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法读后感心得体会4000字.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活法读后感心得体会4000字 (一) 译者在前言中把“活法”不无夸张地同孔子的“论语”相比,我颇不以为然。但是,不能否认稻盛的经济成绩摆在那儿,这一点孔老夫子无法望其项背。孔夫子做过短暂的司寇,并没有如愿一展宏图实现其理想与抱负,但孔子给中国人留下了二千五百年的精神财富。稻盛和夫却是凭一己之力,向世人证明了自己,也之所以如此,他的话被许多崇拜他的人奉为圭臬,当做“圣经”,是成功者的语言,以至于为了说明“活法”的地位,当做中国的论语与子曰来介绍。 尽管如此,“活法”的序言部分让我读来仍有一种神神道道的感觉,工作是一种“修行”,但是把科研上获得成功归结于打开造物主的“睿智宝库”,接受了神灵的启示。把爱迪生在电气和通信领域的发明拿来做例子。我理解这些搞科研的人,无数次实验的失败,垂头丧气的挫折感,几乎走投无路的境地,忽然灵光一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或许事后额手相庆天可怜见的,有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感叹吧。这里的“灵光”,稻盛把它归结于造物主的青睐,在我看来,那是对自我思维方式的一个革命性的突破。有一个发明“六六六”农药的励志故事,恰恰能说明这个问题,通过六六六次实验获得了成功,你就想问,造物主的青睐为什么就定格在六六六呢?为什么不是一六八?或者是八八八? 造物主的青睐也好,思维的革命性突破也好,基础都离不开前面说的“修行”。稻盛和夫强调了“工作是一种修行”,他是工程师,他是企业家,视工作为生命,视工作为修行,自然不错。其实,做任何事,都可以当做修行,人活在这个世上就是来历劫来修行的。修行的终极就是朝闻道夕死可矣。 第一章开篇第一节这一段让我很受触动。稻盛先生讲了一个活生生的故事,没有了序言中的“仙气”。说早年松下幸之助有一个讲演,谈到了“水库式经营”,企业经营要像水库一样,景气时期为萧条期做好储备,经营应该留有余裕。有人听了不懂,提问松下:“水库式经营当然很理想,但现实做不到。怎样才能做到,如果不教我们具体的做法,说这些有什么用呢?”他们想的是如何建水库,松下却在说怎么经营水库。松下露出了一丝苦笑,方法不知道,但“你必须要这么想。”全场一片哗然,年轻的企业家稻盛却感到一股电流通过全身。 看了这一段,本人也犹如电流通过全身,醍醐灌顶。拈花微笑的故事是真的存在的。稻盛先生的感受,我全然相信无疑。这绝不是他故作高深,故弄玄虚。当然用了五十多年的岁月,我才有些感触,深感惭愧啊。 (二) 稻盛和夫在书中说道,刚开始的京瓷,不过是不足百人的街道工厂,他不断讲述“一定要把公司办成世界第一的公司”的理想。这样的“豪言壮语”好像谁都说过吧,翻翻小时候的作文本,比比皆是。尤其是中国的孩子,更加语出惊人。如果女孩子说我的理想是当个营业员,男孩子说当个公交司机,都不敢往作文里写(如果熟悉我们那个年代,这些理想也应该算有点盼头的理想,家里兄弟姊妹多的,政府的就业政策是一工一农一活络档子,菜场商店公交公司好歹还在大城市,如果是排行老大,那么农村的广阔天地在向你招手)。 那时我们的远大理想很多是当科学家把祖国的科技事业推向世界领先,当一名解放军保卫祖国的边疆,最不济也得说当个老师做精心培育祖国花朵的园丁。我记得自己在作文里曾引用了一句诗词“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但没有挂靠什么具体的光辉职业。老师楞了半天后才说,好,好,乘长风破万里浪,志向远大。其实,我心里有自己的小秘密,想干什么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最崇拜的是什么。不过,从来没有公开喊出来,怕别人说我脸皮厚。 所以,稻盛先生敢于这么说,恰恰击中了我们的软肋。我想稻盛先生这么说的时候心里肯定没有明晰的、如何当世界第一的计划吧。更多的是一种愿景,以及对自己,对下属的一种精神激励。然而,就是这样一种精神鼓舞,不断地灌输给自己和自己的员工,全体京瓷人居然同稻盛先生一起踏上寻梦之路。 很多人的愿景都消失在半路上。京瓷靠什么能走到最后?在稻盛先生的字典里没有“不能”两个字,要成为第一,就要披荆斩棘努力向前,没有其他选择。京瓷承接的项目,却是高技术含量的,连大企业都拒绝了。这些项目远远超出京瓷当时的技术水平。稻盛和夫明白,自己街道工厂拿项目拿订单与大企业比没有优势,只有劣势。京瓷要生存,京瓷要发展,只有证明自己行,不但行,而且是在尖端层面也行。没有选择或许就是最好的选择,天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神灵保佑”,京瓷人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科技难题,把自己送上了世界第一的宝座。中国古人有一句俗语叫“富贵险中求”,这句话放在这里或许合适。 京瓷如果不是这样不断挑战自己,达到行业顶端,用高科技高研发能力打破了技术壁垒,而是像一般企业只接一些简单容易的订单,即使没有破产,也一定泯然众人矣。获取制造技术含量低的订单,对手多竞争激烈不说,利润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