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长沙至重庆公路通道湖南省吉首至茶洞高速公路矮寨特大桥施工图设计文件
第 PAGE 1 页 共 7页
设 计 说 明 书jti
设 计 说 明 书
一、设计范围
本册文件为长沙至重庆公路通道吉首至茶洞高速公路矮寨特大悬索桥吉首岸锚碇和茶洞岸锚碇施工图设计阶段设计文件。内容包括基坑开挖、回填及防护、锚块、散索鞍支墩和基础、前后锚室、锚塞体及锚碇的施工流程。锚固系统设计包括锚固系统布置、拉杆组件、连接器、预应力钢束及管道、预应力锚垫板、锚头防护帽等的设计。
二、任务依据
①《关于吉首至茶洞公路初步设计的批复》(交公路发[2006]260号,交通部)
②《关于吉首至茶洞公路矮寨特大桥技术设计及项目概算的批复》(交公路发[2006]455号,交通部)
三、设计规范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 024-85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 JGJ18-96
《公路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
《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 025-86)
《公路悬索桥设计规范》(报批稿)
在本桥施工图设计过程中,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桥梁部分),无违反强制性条文的情况。
四、技术标准及主要材料
1)技术标准
主线全线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车速为80km/h,路基宽度24.5m。采用塔梁分离式悬索桥方案,桩号为K14+000.00~ZK15+073.65(YK15+072.53),全长约1073.65m,悬索桥的主跨1176m。
公路等级:四车道高速公路
设计行车速度:80 km/h
设计汽车荷载:公路—I 级
桥面坡度:纵坡 0.8%,横坡 2.0%
钢桁梁:梁宽27m;梁高7.5m
桥面宽度:0.5 m(防撞护栏)+11.0 m(行车道)+0.5 m(防撞护栏)+ 0.5 m(中央分
隔带)+ 0.5 m(防撞护栏)+11.0 m(行车道)+0.5 m(防撞护栏),桥面全宽24.5 m
设计基准风速:34.9m/s
设计基 准 期:100年
设计安全等级:一级
峒河历史最高洪水位:H=236.78m
高程控制: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地震基本烈度: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
2)主要材料①混凝土
所用水泥、砂、石料和水均应符合JTJ 041-2000的有关规定,避免发生碱骨料反应。锚塞体和锚块等大体积混凝土宜采用低热水泥,掺入粉煤灰质量符合《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69-2005)Ⅰ级粉煤灰的要求。
1.吉首岸锚碇散索鞍支墩及前锚室、茶洞岸锚碇散索鞍支墩用C40混凝土。
2.吉首岸锚碇锚块及基础用C30混凝土。
3.吉首岸锚碇后浇连续段用C30微膨胀混凝土。
4.茶洞岸锚碇隧洞初期支护采用C30聚丙烯纤维网喷射混凝土,茶洞岸锚碇前后锚室、明洞采用C30聚丙烯纤维网混凝土;锚塞体用C30微膨胀混凝土,抗渗等级为S10;聚丙烯纤维网掺入量为0.9kg/m3,纤维长度20mm,丝径<2μm。
5.边坡防护用C20喷射混凝土,考虑20%的损耗。
②预应力钢材及锚具
锚固系统钢绞线采用符合ASTM A416-2003标准270级的防腐低松弛钢绞线,公称抗拉强度为1860MPa,公称直径为15.24mm。锚固系统预应力锚具采用特制的15-16和15-31型优质锚具,其技术性能应满足《后张预应力体系验收建议》(FIP-93)和《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2000)中的Ⅰ类锚具要求,锚固效率系数大于95%。
③普通钢材
1.钢筋采用R235钢筋和HRB335钢筋,其技术标准应符合GB13013-1991和GB1499-1998的规定。同时钢筋接头技术标准应符合JGJ107-2003的规定。焊接钢筋网其技术标准应符合GB/T1499.3-2002的规定。
钢板采用Q235A钢,其技术标准应符合GB/T700-1988有关规定。
④锚固系统钢材
1.拉杆和螺母、垫圈:采用40Cr,应符合GB/T3077-1999的规定。
力学性能:σb=980 MPa, σs=785 MPa,δ5≥9%,ψ≥45%
2.连接器:采用45号优质碳素结构钢(锻造),应符合GB/T699-1999的规定。
力学性能:σb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