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时检测(三十七) “顺乎世界之潮流”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的意识。其中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指的是( )
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的意识
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的主张
D.辛亥革命的民主共和的思想
解析:选B 抓住题干中“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进行分析,并结合所学,鸦片战争后,“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故B项正确。
2.(2019·邯郸期中)“中体西用”的文化观在19世纪后期的中国风头甚健,洋务派以“体用”“本末”的关系来努力论证中西文化可以相容,能够互补,极力证明中国固有文化可以通过采纳西学而增益新知、焕发生机。洋务派极力宣扬“中体西用”文化观的根本目的是( )
A.调和中西文化冲突 B.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C.推动中国的近代化 D.遏制革命形势发展
解析:选B 19世纪60年代由于清政府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危机,为了挽救清政府危局,洋务派开展了学习西方器物以维护清政府统治的洋务运动,故B项正确;洋务运动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并不是调和中西文化冲突,故A项错误;推动中国的近代化是洋务运动的客观影响,故C项错误;遏制革命形势发展是洋务运动直接目的,不是根本目的,故D项错误。
3.曾国藩说:“余以为欲制(夷)人,不宜在关税之多寡、礼节之恭倨上着眼。……吾辈着眼之地,前乎此者,洋人十年八月入京,不伤毁我宗庙社稷,目下在上海、宁波等处,助我攻剿发匪。二者皆有德于我,我中国不宜忘其大者而怨其小者。欲求自强之道,总以修政事、求贤才为急务,以学作炸炮、学造轮舟为下手工夫。”曾国藩这段话旨在( )
A.用外交的挫败来宣扬内政改革的必要性
B.主张处理好和西方国家的关系
C.宣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D.要求实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解析:选A 材料“余以为欲制(夷)人……欲求自强之道,总以修政事、求贤才为急务”反映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地主阶级洋务派代表曾国藩主张改革,故A项正确。
4.1896年8月梁启超等人在上海创办《时务报》时,每期仅销售4 000份左右,半年后增加至7 000余份,一年后达到13 000余份,最多时曾销售17 000多份,缔造了当时国内报纸发行量的最高纪录。这反映了( )
A.维新派利用报纸启迪民众
B.上海成为思想解放的中心
C.清政府重视舆论宣传工作
D.白话文刊物受到民众欢迎
解析:选A 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时务报》发行量在逐步增加,维新派充分利用报纸宣传维新思想,启迪民智,有利于为维新变法营造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故选A项。B项属于脱离材料的主观臆断,排除;梁启超等人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此时尚未受到清政府重视,故C项错误;《时务报》为文言文刊物,白话文刊物的兴起是在新文化运动期间,故D项错误。
5.1895年,康有为发表《孔子纪年说》一文,仿照西洋的“公元纪年”,正式提出孔子纪年。1903年,出身经学世家的刘师培发表《黄帝纪年说》,指出:“若康梁辈……借保教为口实,故用孔子降生为纪年;吾辈以保种为宗旨,故用黄帝降生为纪年。”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
A.维新变法促进了新学旧学之争
B.民主革命受制于传统意识形态
C.国人的民族主义观念逐渐发展
D.西学传播遭到知识分子的抵制
解析:选C 刘师培和康有为很明显并不是新旧学之争,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我们不难得知,康有为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而非革命派,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从“保教”到“保种”,这从侧面折射出近代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民族主义在不断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对中西文化冲突的相关提及,故D项错误。
6.鸦片战争前后对西方国名的翻译,基本是带“口”旁的音译名,如英咭咧、咪唎、咈囒哂,提到西方各国时译名通常加上:“夷”“逆”或“酋”,如“米夷”“咈囒哂夷”“法夷”;近代后期,对各国国名的翻译多用褒义词,如“美”“英”“德”“法”。这种变化反映了近代中国( )
A.对西方认识的不断深入 B.摆脱了天朝上国观念
C.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 D.实现了外交的近代化
解析:选A 由材料信息可知国人对西方经历了一个由排斥到认同的过程,故A项正确。
7.(2019·百校联盟联考)《时务报》是维新派创办的一个影响较大的报纸,梁启超曾说,他在主笔该报时“记事则西多而中少,译报则政详而艺略”。这说明梁启超( )
A.反对学习西方器物技艺 B.热衷于报道西方的政闻
C.注重营造维新舆论环境 D.借报刊批驳洋务派主张
解析:选C 材料中“艺略”不等于反对学习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专题检测(十五)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和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doc
- 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专题检测(四) 西方的政治制度 .doc
- 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专题检测(五)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和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doc
- 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专题检测(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doc
- 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历史通史复习模式单元检测(六)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doc
- 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历史通史复习模式单元检测(七) 中华民国的建立及北洋军阀的统治 .doc
- 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历史通史复习模式单元检测(十二) 工业文明的来临——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 .doc
- 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历史通史复习模式单元检测(十一) 近代文明的曙光——工业革命前的世界 .doc
- 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历史通史复习模式单元检测(五) 明至清中叶中国版图的奠定、封建专制的发展与社会变动 .doc
- 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历史通史复习模式课时检测(八) 宋元时期的政治 .doc
- 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历史专题复习模式人民版课时检测(三十三) 汉代儒学 .doc
- 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历史专题复习模式人民版课时检测(三十四) 宋明理学 .doc
- 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历史专题复习模式人民版课时检测(三十一)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 .doc
- 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历史专题复习模式人民版课时检测(四十二) 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 .doc
- 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历史专题复习模式人民版课时检测(四十三) 近代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 .doc
- 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历史专题复习模式人民版课时检测(四十四)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doc
- 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历史专题复习模式人民版课时检测(四十一)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文艺复兴 .doc
- 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历史专题复习模式人民版选修检测(二)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doc
- 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历史专题复习模式人民版选修检测(三)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doc
- 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历史专题复习模式人民版选修检测(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