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艺术鉴赏.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开卷睹盛世 人在画中游 ——《清明上河图》艺术鉴赏 【摘要】清明上河图是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是 北宋画家 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 国宝级文物。它以叙事的手法,将北宋都城汴京的繁华景象以长卷的方式呈现给观者,其内容之复杂,技巧之精湛,无论是艺术价值还是社会价值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 风俗画 艺术鉴赏 《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表现了北宋宣和年间,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清明时节的繁华景色。画中人物超过550人,船只20余艘,车、轿20余乘,房屋店铺,嶙次栉比,人马喧闹,充分反映了宋代京城水陆两运繁忙和商业兴盛的景象,是北宋汴京社会风俗的全面反映。它不是一般的表面热闹场面的记录,而是以各个阶层的人物的活动为中心,深刻地把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动态和人民生活状况展示出来,是一幅有着高度的历史性、真实性的艺术作品,可谓是“风俗画”的宏篇巨制。 《清明上河图》就象一部纪实片,向观者详细真实地讲述了北宋时期都城汴京的时代风貌,是一幅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也是一幅最具传奇色彩的绘画作品,堪称中国美术史上的稀世神品。它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超越传统题材 传统的人物风俗画题材,多表现帝王将相,神仙佛道,达官贵妇的日常起居,而张择端表现的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特别是下层人,这源于画家深刻的生活体验和关照,对老百姓安居乐业生活状态的深入了解和感受。普通百姓的寻常生活、平凡小事已经登上了大雅之堂,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突破。在《清明上河图》中,不仅仅表现了士、农、工、商、僧、道、医、卜、官吏、妇孺、车夫、船夫等形形色色众多的人物面貌,人数多达550人左右,而且安排上疏密有致,聚散有理,同时还表现了他们的各种活动,真可谓洋洋大观,生活百态。 2.人物刻画神形兼备 《清明上河图》中人物始终是整个画面的核心,画家巧妙地将各种人物安排在生活背景中,唇齿相依,自然和谐。随着画面的不断展开,人物位置的安排也恰如其分。整幅画卷真实地表现了不同人物的体态形貌,数百个人物,不同行业,年龄,性格,活动,人物虽高不过寸,但须眉毕现,栩栩如生,并能真实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情感和生活情趣,或紧张,或闲适,或冷漠,或焦虑等,作者生动逼真的刻画与描绘可以说入木三分,达到了极至。如虹桥上看热闹的人群在表情刻画上传神生动,姿态不一:有的静心观望,有的指指点点,有的大声吆喝,有的担心焦虑,还有的高喊助威;桥下面来往船只更是热闹非凡,一条大船正从在激流中通过桥洞,船夫20多人,动态各异,有人在放倒桅杆,有人在船舷用力撑篙,有人在舱顶用竿抵住桥洞,还有人从桥上扔下绳索,以避免船过桥洞时碰撞对方,发生意外,酿成大错,桥上观看的人也表情紧张,画面从不同角度描绘了热心关注和参与这场搏斗的人们,人物刻画生动细腻,表现出他们的互帮互助,我们通过画面似乎听到了船工的呼喊声和喧闹声。 3.高度的艺术真实性 这幅作品为我们留下了社会的、历史的真实画卷,是现实主义的伟大杰作,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画家通过自己对生活深入地观察和研究,分析和揣摩宋都汴梁的社会生活,了解汴梁城内外的各行各业、各色人物的身份、年龄和穿着打扮,客观真实、精细准确地再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如画面开首处在嫩柳初绿的乡间小道上,一行人扫墓归来,街口遇到了同去扫墓的夫妻俩,丈夫头缠柳枝,赶着一头母驴,妻子则身披斗篷骑在公驴背上。由于那头母驴发情拼命挣脱主人手牵的缰绳而狂奔向公驴,主人一时没有防备而乱了手脚,惊恐万分。等他冷静下来以后,一手用力扯着缰绳,一手则慌忙地保护小驴躲避,而那只公驴竟发狂把背上的女主人掀翻倒地,丈夫见妻子危险便惊慌的向四周求救。刻画的极为生动朴实,没有丝毫造作。而画面出现的虹桥,则具有更高的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因其外形结构新颖独特,宛如飞虹而称之为“虹桥”。该桥是古代木拱桥的典型代表,完全以木梁相接而成,虽然通体没有一根支柱,却坚固、实用、美观,而“巨木虚架”又解决了急流冲倒桥柱和大船过桥难的问题,从工程学来讲非常符合科学原理。虹桥外型独特,朴实美观,是古代建造师们的智慧结晶。据桥梁专家研究,艺术家真实地表现了桥梁的结构和比例,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建筑学资料。 4.全景式的构图 当我们欣赏《清明上河图》时,应当清楚的感觉到,中国画与西方画有一个很大的区别。打一个比方,画家像一个导游,而看画的人,像一个游客。西方的导游,可以原地不动,看到什么,就给游客介绍什么。这是在西方艺术作品中常见的“焦点透视”。中国的画家与西方的画家不同,采取全景式构图,象是在飞机上俯瞰大地,边走边看,走到哪里,就讲到那里,空间跨度可以无限延展。中国画的这种表现方式叫做“散点透视”。《清明上河图》在构图上巧妙灵活地运用了这种传统的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