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四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
马克思和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是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总的概括与发展。科学技术社会功能观、科学技术经济发展观,科学技术异化观、科学技术伦理观,科学技术社会运行观、科学技术文化观等,构成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的核心内涵。11十一月2024第四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2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第一节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科学技术与社会变迁科学技术与经济转型科学技术与人类发展第二节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科学技术的组织机构科学技术的伦理规范第三节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略)11十一月20243第四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
第一节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科学技术是历史发展的火车头,改变了社会历史进程,推动了社会文明进步,造就了新的社会形态;推动了生产力内部各要素的变革,支撑了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形式和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促进了经济转型;产生了技术异化的现象,需要对异化的资本主义制度展开批判,更好地发挥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11十一月2024第四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4
一、科学技术与社会变迁(一)变革和调整生产关系科学技术的发展乃至科技革命的发生,极大的提升了生产的社会化和专业化,增强了各行业各部门之间的依赖性,为适应现代科技革命条件下社会生产力的新特点,每个国家都需要对生产关系进行一系列的调整。所有制关系的新特点、阶级和阶层的分化、分配方式、社会结构等方面都在发生着适应这种生产力特点的变化11十一月20245第四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
(二)增进人类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人类最终走向自由、解放的杠杆的科学技术,能够增进人类精神生活的丰富性和自我发展能力,有助于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11十一月2024第四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6
(三)使人类社会走向新的发展阶段11十一月2024第四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7
发生于20世纪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以现代科学革命为基础,新技术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继农业革命与工业革命之后的第三次技术革命,以信息技术革命为核心,包括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海洋、空间、环境与管理等方面的技术革命。各种新兴科学技术,如电子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基因技术、纳米技术等得到迅猛发展和广泛的社会应用。11十一月20248第四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对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生产力方面,生产技术从手工化、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走向信息化和智能化。在生产关系方面,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调整: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寄生阶层、蓝领阶层、中产阶层等社会阶层及其关系呈现;科学技术的政治功能得到加强,专家治国、网络民主凸现出来。在生活方式方面,从渔猎经济时代的游动迁徙和农业经济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走向工业经济时代的商品经济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呈现出新的特征。11十一月20249第四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
在交往方式方面,交往手段的变革发生了巨大飞跃,特征之一就是交往手段的符号化转向数字化的趋势。在思维方式方面,从渔猎经济时代的直观思维方式,农业经济时代的形象思维方式,工业经济时代逻辑思维方式或分析性思维方式,走向整体性思维方式。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与社会形态的变革与文明的转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11十一月2024第四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10
二、科学技术与经济转型(一)引发技术创新模式的改变从模仿创新到自主创新从产品创新到工艺创新、组织创新甚至国家创新体质的根本形成,都充分体现了对科学技术的依赖。11十一月2024第四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11
(二)推动生产力要素的变革科学技术的生产力特征是通过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劳动手段的强化和劳动对象范围的扩大实现的。不仅如此,科学技术还可以促进整个生产力系统的优化和发展,从而导致社会生产体系的结构性调整和演化,成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20世纪80年代保罗·罗默提出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对这一问题作了深入阐述。11十一月2024第四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12
(三)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十八大“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要求,指出要完成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和任务,就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进行新的科学技术创新,以有利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为实现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11十一月2024第四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13
一是原有产业部门得到改造,新的产业部门和朝阳产业开始出现,第三产业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的比重加大,而第一产业和第二的比重减小,产业结构呈现升级和调整。二是经济形式发生变化,新的经济形式,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