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选修检测(二)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docVIP

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选修检测(二)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模块质量检测(一~二)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时间:30分钟 满分:40分) 检测卷(一) (时间:30分钟 满分:40分) 1.(10分)(2018·徐州质检)康熙帝认为“民为邦本,必使家给人足,安生乐业,方可称太平之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果相机徐图,则贼(指台湾的郑氏政权)何时可尽灭乎!夫师行既劳,民力亦重困。若能一举而贼速灭,地方速平,则大兵自无野处之苦,而民困亦可甦(同“苏”)矣。 ——《康熙起居注》 材料二 近据甘肃巡抚刘斗等合词奏称,莫洛有益地方,兵民数千哀求代题留任。又据西安等处乡约百姓赵琏等称,莫洛、白清额实心实政,老稚感悦,保奏留任等语。朕思简用督抚,原欲其绥辑地方,爱养百姓。今莫洛……俱著复原官仍留任,以后著意殚心供职,以副朕宽宥任用之意。 ——《圣祖仁皇帝(康熙)御制文集》 材料三 强调君主对民的责任与义务是民本思想中最有意义的一点。康熙皇帝就经常告诫自己:“一事不谨,即贻四海之忧;一时不谨,即贻千百世之患。”他谨慎地履行政务,目的在于使万民无忧、皇权稳定。然而,这种政治责任是建立在君主的道德自觉上的。 ——张文英《康熙时期对“舆情”的使用及其研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康熙帝解决台湾问题的策略及其目的。(3分) (2)据材料二,归纳康熙帝留任莫洛等官员的理由。(3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康熙帝的执政理念并作简要评价。(4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若能一举而贼速灭,地方速平”归纳;第二小问,据材料一“则大兵自无野处之苦,而民困亦可甦(同‘苏’)矣”概括。第(2)问,据材料二四句话分别概括归纳即可。第(3)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三前三句话总结概括;第二小问,据材料三“这种政治责任是建立在君主的道德自觉上的”得出康熙具有较高的政治责任感和道德自觉性,以民为本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但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 答案:(1)策略:迅速收复台湾(速战速决)。 目的:避免军队劳顿;减轻民生疾苦。 (2)理由:同僚认可;莫洛等实心为政;百姓拥戴(顺应民意);康熙帝的执政理念等。 (3)理念:以民为本。 评价:有利于缓和矛盾、稳定社会;体现了康熙帝的政治责任和道德自觉;但根本目的是维护皇权统治。 2.(10分)(2019·宿迁青华中学质检)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起中央专制集权国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天意和民意的聚散离合,贯穿着中国历史。屈原伤怀自沉,逆天顺民。秦始皇统一天下,顺天逆民。秦末大乱,刘邦顺天顺民,建立汉帝国。历经王朝更替,演化到了近代,袁世凯复辟称帝,是一场逆天逆民的短命闹剧。……以史为鉴,当权者顺天重民,调和天意和民意,可谓是须臾而不可忘记。 ——摘编自李开元《秦始皇的秘密》 材料二 始皇既殁,胡亥极愚,郦山未毕,复作阿房,以遂前策。云“凡所为贵有天下者,肆意极欲,大臣至欲罢先君所为”。诛斯、去疾,任用赵高。痛哉言乎!人头畜鸣。……虽居形便之国,犹不得存。 ——摘编自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六》 材料三 “使始皇有贤子,守其法而益振之,积至数十年,继宗世族,芟夷已尽,老师宿儒,闻见悉去,民之复起者,皆改心易虑,以听上之令,即有刘项百辈,何能为哉!” ——摘编自张居正《杂著》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逆天顺民”和“顺天逆民”具体何意?(4分) (2)据材料二,指出秦“不得存”的原因。(3分) (3)据上述材料,你认可张居正的看法吗?请说出理由。(3分) 解析:第(1)问,结合所学“天意”应指时代潮流;“民”指的是对人民的重视与热爱等,故可得“逆天顺民”与“顺天逆民”的含义。第(2)问,从材料二中“复作阿房,以遂前策”可以归纳出秦始皇、胡亥父子均穷奢极欲、大兴土木;从“胡亥极愚……诛斯、去疾,任用赵高”等可以得出胡亥资质平庸、愚蠢,且诛杀能臣,任用奸佞。第(3)问,看法一:认可。从材料三中“使始皇有贤子,守其法而益振之”得出秦统一六国,并建成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如果统治者贤良,秦未必短命而亡。看法二:不认可。从材料三中“继宗世族,芟夷已尽”等可以得出秦虽统一,但也推行暴政,修筑长城、大兴土木、对外征伐等行为,并不会随着秦始皇死亡而结束。此外,六国幸存者中不乏有复仇者试图复国。 答案:(1)“逆天顺民”:屈原反对秦国侵攻楚国,通过楚辞创作和以身殉国表达对楚国及人民的热爱与担忧。 “顺天逆民”:秦始皇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使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但兼并战争以及暴政又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2)原因:秦始皇、胡亥父子均穷奢极欲、大兴土木;胡亥资质平庸、愚蠢,且诛杀能臣,任用奸佞。 (3)认可。秦统一六国,并建成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如果统治者贤良,秦未必短命而亡。 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ixiqiaohudi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