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司 法 鉴 定 技 术 规 范
SF/Z JD0103012——2018
嗅觉障碍的法医学评定
Forensic Medical Assessment of the Olfactory Dysfunction
2018-11-08 发布 2019-01-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局 发布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总则 1
5 不同类型嗅觉障碍判定标准 2
6 嗅觉障碍评定方法 3
7 附则 6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实验室检查技术 7
图1 嗅觉障碍的评定流程 5
SF/Z JD0103012——2018
前 言
本技术规范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技术规范由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提出。
本技术规范由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局归口。
本技术规范起草单位: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
本技术规范主要起草人:刘霞,杨小萍,陈芳,范利华,夏文涛。
本技术规范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技术规范为首次发布。
II
SF/Z JD0103012——2018
嗅觉障碍的法医学评定
1 范围
本技术规范规定了术语和定义、总则、不同类型嗅觉障碍判定标准、嗅觉障碍评定方法。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人体损伤程度鉴定、伤残等级鉴定中涉及嗅觉功能的法医学鉴定,其它相关法律
规定涉及嗅觉功能的法医学鉴定亦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发布 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发
布并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
SF/Z JD0103003-2011 法医临床检验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技术规范。
3.1
嗅觉障碍 olfactory dysfunction
在气味感受、传导及信息分析整合过程中,嗅觉通路各环节发生器质性和(或)功能性病变,导致
的气味感知异常。嗅觉障碍包括嗅觉定量障碍及定性障碍,前者包括嗅觉减退、嗅觉丧失(失嗅)和嗅
觉过敏,后者包括嗅觉倒错和幻嗅。
3.2
嗅觉功能完全丧失 total anosmia
双侧鼻腔均不能感知任何性质的气味,失去嗅感觉功能。
4 总则
4.1 评定原则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发布《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的
第4条总则之规定适用于本技术规范。
4.1.1 对因损伤引起的嗅觉功能障碍评定,应以被评定人嗅觉系统原发性损伤,以及与原发性损伤有
直接联系的并发症或后遗症为基础,结合嗅觉障碍程度,全面分析、综合评定。对因疾病引起的嗅觉障
碍评定,应以被评定人嗅觉系统疾病为基础,结合嗅觉障碍程度,全面分析、综合评定。
1
SF/Z JD0103012——2018
4.1.2 对嗅觉系统损伤与疾病(或既往损伤)并存的,应分析损伤或疾病(或既往损伤)与嗅觉障碍
之间的因果关系。嗅觉障碍程度的确定应使用现有的嗅觉功能检查技术和方法,尽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