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小学开展国学教育的意义与策略的思考
11月的深圳依然是披红挂绿,千里之外的北京已是北风清凛,黄叶飘零的初冬。我们来自宝安区二十多所国学教育实验学校的骨干教师一行三十人,走进了中国最负盛名的百年学府——北京大学。十三天里,我们屏息聆听,享受着一场又一场国学专家们带来的精神盛宴。一位又一位大师们以自己渊博的学识,讲经教典,使我们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国学启蒙。回眸13天的研修之旅,难忘中华国学经典的博大与精深。来自北大、北师大、人大的李中华、郭家齐、程郁缀等10位教授、博士,围绕国学经典,从文、史、哲等不同角度开讲,虽内容各异,但无一例外地对中华传统文化充满了虔诚的敬意。
国学,仿佛是一个距离遥远又似乎无处不在的词汇。说它遥远,是因为一百年来,中国文化与学术系统受到了西方文化与学术系统的猛烈冲击而日渐衰微,但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它已经深深植根于每个中国人的血液与骨髓,其绵延不绝的文化张力直到21世纪的今天依旧滋润着人类的心灵。从80年代“文化热”到90年代开始的“国学热”,中国文化复苏的波澜不断涌起。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以及与国际社会的交往日益频繁,中国人复兴传统文化的愿望日益强烈,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国学越发显出它独特的价值。国家把传统文化作为“软实力”的一部分予以支持和推动。从一定意义上说,“国学”已成为建构和谐社会的重要精神支源。宝安区教育局敏锐地将国学引入中小学校园,力图将中华文化的源头介绍给孩子们,将国学提升到全区中小学特色教育的高度,实在是高瞻远瞩的决策。
自新课改以来,国学教育越来越受重视,大力加强国学内容也是中小学语文改革的一个倾向。下面根据本次培训,结合我区实际,就中小学推广国学教育的意义和如何开展国学教育在这两个方面的问题,谈谈我的体会。
一、中小学推广国学教育的实际意义。
(一)道德价值的层面
国学经典中蕴涵的传统美德,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孩子们的人格,提升着孩子们的素养。如孝亲敬长,诚实守信,谦恭有礼等。同时,灿烂的文明,也能使孩子对祖国更有感情,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培养和塑造出具有民族意识、经世致用的下一代。比如中国传统文化讲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生活中要尊师重教,尊老爱幼,要知道怎样做人做事,等等,这些好的传统如果失去了,那我们的道德秩序就容易混乱。国学根本上是教人如何做人,如何安身立命。例如《论语》、《孟子》,按梁启超的说法,“是两千年国人思想的总源泉,支配着中国人的内外生活”,其中有益身心的圣哲格言,一部分久已在我们全社会形成共同意识,中小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只有了解它才不致和共同意识生隔阂。一个人辨别是非的能力应该从小就开始,过了青春期,道德观、世界观就已经基本形成了,这时候才开始进行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教育就太晚了。中小学尤其是小学可操作空间比较大,年龄段合适,考试的压力也相对小一些,因此是国学教育的最佳时间。
我们是正处于文化变迁之中,现在的孩子生活在高度信息化的社会,更多的是在流行网络语言,确实存在如何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国学的精粹成为学生们可以享用一生的精神财富,真正学会如何做人。
(二)人生意义的层面
有人说,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其目的大致有四个层次,即个人道德素质的全面养成、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其核心是崇尚“和谐”。这既是一种哲学原则,也是一种社会秩序和理想,是和当代社会追求个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家庭幸福、国家安定、世界和平相一致的。国学提倡理想人格的追求,这与西方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是截然相反的。中国人的精神文化,从优秀传统文化中传承而来,这些需要从对孩子的教育开始,他们是我们的未来,也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未来。国学对克服工具理性的片面膨胀所导致的人文精神的萎缩或失落,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三)国学润滑师生和谐关系
国学可以启迪孩子的天性,亦作用于成人。国学,教给了老师和孩子们更多的宽容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是由儒、释、道三家,文、史、哲三科,天、地、人三学合构而成。在这种传统文化基础上孕育出来的传统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顺自然而以人为本;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循人伦而以和为本;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重体验而以乐为本。处于这种精神熏陶之下的中国古代知识分子,逐渐形成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意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忧患意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济世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路向和“天人合一”的终极理想。同时,古代知识分子十分注重以“内省”来提高道德修养,并且主张通过自身的体验而体验到快乐。也正是因为此,“顺自然而以人为本,循人伦而以和为本,重体验而以乐为本”成为传统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飞机结构力学》课程设计格式要求.doc
- 《飞机结构力学》期末模拟试卷xs.pdf
- 《驿路梨花》优秀公开课课件.ppt
- 《项目管理》课堂作业1--1-.pdf
- 《预防血吸虫病》健康教育教案.doc
- 《高中生恋爱教育》.ppt
- 《鸡尾酒知识》教学课件.ppt
- 【2019-2020年整理】自然辩证法概论.ppt
- 【2019年整理】营养学与食品卫生学重点.doc
- 【2019年整理】重-大-危-险-源-监-控-记-录.doc
- 中小学优秀外语教师出国留学奖学金项目2013年全国统一选拔考试试题-英文-.pdf
- 中小学优秀外语教师出国留学奖学金项目2005年度全国统一选拔考试试题-英文-.pdf
- 中小学优秀外语教师出国留学奖学金项目2006年全国统一选拔考试试题-英文-.pdf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C证培训学习论文心得.docx
- 中小学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新闻稿.doc
- 中山大学社会工作硕士考研跨考经验分享.docx
- 中心小学教代会总结.docx
- 中山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docx
- 中心学校书法教育特色学校创建汇报材料.doc
- 中文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一上学期现代文学史考试复习模板详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