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理论生物学中心跟分子设计课题组介绍资料.pptVIP

北京大学理论生物学中心跟分子设计课题组介绍资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京大学理论生物学中心跟分子设计课题组介绍资料

北京大学理论生物学中心 及分子设计课题组介绍 来鲁华 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北京大学理论生物学中心 北京大学理论生物学中心于2001年9月17日在北京大学正式成立。 Members 目前中心校内成员12人,国内兼职教授30人,国外特聘教授8人。其中有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数学学院、力学与工程科学系、生命科学学院的老师进行研究生和博士后的指导工作。 中心现有博士后4人,跨学科研究生30余人。每年招生10名左右的跨学科研究生。 计算与系统生物学平台建设计划 蛋白质网络 基因调控网络 新陈代谢网络 信号传导网络 我们所关注的问题 蛋白质序列与结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蛋白质与其它分子的识别机制 具有全新结构或功能蛋白质的设计 基于蛋白质结构的药物设计 蛋白质调控及代谢网络研究 SCORE: 计算蛋白质与配体结合自由能的方法 RX. Wang, LH Lai,et.al.,,J. Mol. Mod. 1998, 4: 379-394,在国内外拥有192家用户 LigBuilder: A software package for de novo ligand building-up POCKET: Deriving the pharmacophore 致 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科技部 教育部 北京大学 王任小博士 裴剑锋博士 刘振明 李博 李清亮 石磊 杨坤 马文喆 * * 主要宗旨:推动多学科交叉的生物学研究,促进海外科学家与中国科学家的交流与合作,为留学人员回国短期工作提供基地,最终建成国际化的理论生物学研究中心。 Activities 每周一~两次定期研讨会 分子生物进化会议 理论生物学研讨会 国际理论生物学研讨会 Research 中心的各项科研工作已全面展开,其中在蛋白质的全新设计、基因识别、基因调控网络等方面已取得一些 成果。中心在筹备期间及成立以后已经促成了中心成员间的多项科研合作。 蛋白质全新设计(来鲁华,汤超) 生物调控网络动力学性质 (汤超,欧阳颀) 生物分子进化,DNA计算 (欧阳颀,陈建国,华泰立、汤超,钱敏平) DNA序列复杂结构研究及基因预测 (佘振苏) 第二代生物芯片的开发 (欧阳颀) DNA序列分析快速新算法,寻找新基因及其启动子 (钱敏平,马大龙) 对与心脏病有关的基因表达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钱敏平,韩启德) 药物设计中的打分函数问题 (来鲁华,钱敏平,汤超) 蛋白质功能与振动模式的关系 (来鲁华,汤超) 基因调控网络的重构(耿直,钱敏平) Research “基因功能预测的生物信息学理论与应用”973项目2003年获得批准。已取得一些成果。 以北京大学理论生物学中心名义申报,联合北京大学生物信息中心、清华大学生物系生物信息研究组、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生物信息研究组、军事医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上海生物信息技术中心的“基因功能预测的生物信息学理论与应用”973项目获得批准,首席科学家由来鲁华教授担任。 北京大学理论生物学中心为围绕生物学的交叉研究提供了基地,促成了多项合作研究。已在蛋白质网络动力学、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汤超与欧阳颀合作开展了酵母细胞周期研究,发现生物学途径对应于稳定流型,提出了蛋白质网络动力学性质决定网络功能的观点。 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J BC, Proteins 2002 酵母细胞周期研究,PNAS, 2004 来鲁华与陈建国合作开展SARS-3CL蛋白酶的催化机理及药物设计研究,提出SARS-3CL蛋白酶遵循碱催化机制,经设计得到在分子水平及细胞水平上均有活性的抑制剂。 I II J. Biol. Chem., 2004; Biochemistry, 2004 着重研究大规模生物分子相互作用数据测定、收集和分析,生物网络的构建、调控及动力学,探索生物学的基本规律与原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假设,并用实验验证并发展基于生物网络的药物设计方法。 生物信息学 蛋白质晶体学 蛋白质结构预测 蛋白质全新设计 分子识别的 理论模型 分子识别的 热力学及动力学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关系 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及识别 蛋白质分子设计 药物分子设计 发展了进行蛋白质表面环区构象模拟的计算方法,Proteins 2002, JMM2001。 蛋白质侧链安装算法,Proteins 2003.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平均势计算方法,JBC, Proteins 2002. 蛋白质构象多样性研究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alculated logP values and the experimental values of 1831 organ

文档评论(0)

kari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