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牛蛙疾病诊断与防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牛蛙疾病诊断与防治.ppt

二、鳖白板病 病原:本病病原有病毒和细菌两类。即中华鳖球状病毒;厌氧单胞杆菌,嗜水气胞菌、迟缓爱德华氏菌和普遍变形杆菌。 症 状:病鳖腹甲苍白。鳖体浮肿。部鳃状组织肿大, 肝脏土黄色或淡黄色,明显肿胀。腹腔中有腹水。少 数雄鳖有生殖器外露现象。 二、鳖白板病 流行: 此病以250克左右的鳖易流行,主要流行季节在5~6月。从温室转入室外养殖后易发生此病常呈突发、急 性暴发死亡。 防治: 1、 彻底清塘,避免不同来源种鳖混养。 2、 鳖种放养时应保持水温基本一致,最好温差小于3 ℃ 。 3、 一旦发病可用大黄1.5mg/l和硫酸铜(0.7mg/l)混合剂全池泼洒或庆大霉素(10万单位/kg鳖体重),可缓解病情。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三、鳖细菌性败血症 症状:病鳖腹甲出现斑块充血,严重时充血斑块连成一片。大多病鳖颈部红肿,严重时失去伸缩能力,体腔内有腹水,肠道充血、发炎,肝脏肿脏,大多为土黄色;脾、胆、心等也有肿大或充血现象,卵巢和卵充血。 病原: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和鼠气单胞菌等。 颈脖肿大,并充血 卵上充满血丝 肝脏肿大,土灰色,有红色淤血块 颈脖内壁充血 肠充血发炎,含脓状液 鳖细菌性败血症 三、鳖细菌性败血症 流行: 1、在春秋发病高峰季节,10~15天施 放强氯精或优氯净0.25~0.4mg/l。 2、发病池须立即遍洒强氯精等消毒剂, 然后内服庆大霉素(10万单位/kg鳖体重), 每天1次,连喂6天为1个疗程。 全国都有发生,以种鳖、成鳖和亲鳖更易发生。 水温25 ℃为发病盛期。发病后死亡率在40%左右。 防治: 四、鳖 腐 皮 病 症状:病鳖的四肢、尾部、头部、背腹甲、裙边等任何部 位的皮肤上均可发生溃疡。之后溃疡面扩大,表皮脱落,严 重时露出肌肉,四肢腐烂。脱落。有时端正鳖整个身体出现 疙瘩状痂皮形腐烂。 形腐烂。 病原:主要是气单胞菌,也有报告从腐皮病灶处分离到假单胞菌和粪产碱杆菌(Alcaligene faecalis)并可重复腐皮症状,表明腐皮病可由多种细菌引起。 病鳖背甲皮层大面积剥离 病 鳖 背 甲 斑 块 状 腐 烂 四、鳖腐皮病 流行:本病几乎整年均可发生,主要流行季节在5~10月,7~8月是此病流行的高峰季节。高密度囤养池中,鳖的发病率较高。成鳖、亲鳖患此病后,如不再发生续发性感染,则可自愈,但对稚鳖、幼鳖则可引起大批死亡。此外,此病常与白斑病、疖疮病和细菌性败血病并发,死亡率明显升高。 病鳖颈脖皮肤溃烂,露出肌肉 病鳖后肢、尾部溃烂 四、鳖腐皮病 1、放养前的鳖种要确保健康无伤,入池前用20mg/l的高锰酸钾浸洗30分钟。 2、 放养密度合理,规格整齐,亲鳖要注意雌雄合理搭配。 3、坚持定期用含氯消毒剂消毒,约10天1次。 4、发病池除用消毒剂消毒池水外,尚须在饲料中加入氟哌酸(0.01~0.02g/kg),连续投喂 6天。 5、病重的鳖可注射金霉素,剂量20万国际单位/kg,连续2天,第2天注射量减半,隔离养殖。 防 治 五、鳖 疖 疮 病 症 状:病鳖初期,背甲、腹甲或四 肢、裙边出处出现芝麻大小的白点, 随后增至黄豆大小,里面有豆渣样物,稚幼鳖疖疮很少再发 展并即死亡;种成鳖的疖疮则继续扩大,并渐隆起。随着病 情发展,疖疮溃破或结成痂疮,痂疮下烂成孔洞,孔洞深时 可窥见内脏。患此病的鳖活动减少,摄食少或停止,最后衰 竭死亡。 病原:嗜水气单胞菌、普通变形杆 菌(Proteus vulgaris)和产碱杆菌。 隆起的疖疮 疖疮溃破 疖疮穿孔 鳖疖疮病症状 疖疮开始愈合,留下洞穴 疖疮愈合后留下黑色疮疤 鳖疖疮病症状 五 鳖 疖 疮 病 流行: 本病在温室养殖时,四季均可发生,室外养鳖的流行季节为4~10月,而以5~8月为高峰。发病率可在20~50%。 防治: 预防方法同腐皮病。 治疗用新诺明(0.2g/kg)、或磺胺异恶唑(0.2~0.4g/kg)拌饵投喂 ,6天为一个疗程。 手术治疗,挑去病鳖疖疮硬壁后,在疮口上涂抹红霉素软膏,放在湿润的河沙上晒背30分钟。 六、鳖 白 斑 病 病原:毛霉菌(Mucor sp.)。 症状:疾病初期,鳖的背甲、裙边和四肢出现白色斑点,此后渐扩大,形成片片白斑。蔓延到嘴、颈脖和尾部。病灶部位表皮坏死。病鳖烦躁不安。在水面独自狂游,摄食停止,数天后即明显消瘦,裙边萎缩旋即死亡。 六、鳖白斑病 1、进池稚幼鳖时可用3~4%的食盐水浸泡 5分钟。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