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泥铬污染的纳米铁粉修复及其土壤酶活性研究-生态环境学报.DOC

底泥铬污染的纳米铁粉修复及其土壤酶活性研究-生态环境学报.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2210 生态环境 第17卷第6期(2008年11月) 王新新等:底泥铬污染的纳米铁粉修复及其土壤酶活性动态 PAGE 2209 生态环境 2008, 17(5): 2207-2211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E-mail: editor@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2004CB4185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王新新(1983年生),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环境微生物学方面的研究。E-mail: wangxx2005@ *通讯联系人:张颖,E-mail: yzhang@ 收稿日期:2008- 底泥铬污染的纳米铁粉修复及其土壤酶活性动态 王新新1, 2,张颖1*,王元芬1, 2 1.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陆地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辽宁 沈阳110016;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49 摘要:采用纳米铁粉修复Cr(Ⅵ)不同程度污染底泥,通过测定底泥中4种土壤酶活性,分析纳米铁粉修复对Cr(Ⅵ)污染底泥土壤酶活性的恢复情况。结果表明,纳米铁粉修复对底泥Cr(Ⅵ)有很好的去除效果,添加底泥干质量1%的纳米铁粉在16 d内对底泥30~100 mg·kg-1的Cr(Ⅵ)的去除率均高于99.7%。Cr(Ⅵ)污染显著降低了底泥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蛋白酶和脲酶的活性。其中多酚氧化酶对Cr(Ⅵ)污染有很好的线性响应,可用于0~100 mg·kg-1底泥Cr(Ⅵ)污染评价。经过16 d的纳米铁粉修复,Cr(Ⅵ)污染底泥的脲酶活性恢复至未污染对照水平,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恢复效果不明显,多酚氧化酶和蛋白酶活性有待进一步恢复。 关键词:纳米铁粉;修复;Cr(Ⅵ);底泥;土壤酶 中图分类号:X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75(2008)06-2207-05 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含铬化合物被大量使用,重金属铬由此扩散到土壤、水体、底泥等环境中,造成了严重污染[1-2]。Cr(Ⅵ)和Cr(Ⅲ)是环境中铬的主要存在形式,前者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具有严重危害,从而受到各国政府和研究人员的密切关注[3]。目前,Cr(Ⅵ)污染修复方法主要有:植物修复[4]、电动修复[5]、微生物修复[6]等。零价铁修复是近些年来提出的一种新的修复方式,广泛应用于重金属、氯代烃、硝基化合物、偶氮染料等的污染修复[7]。纳米铁粉由于具有极大的表面积和极强的表面活性,在零价铁修复中正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8]。土壤酶是底泥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许多重要的物质转化和能量代谢过程,是反映底泥微生物活性的良好指标,常用于污染物胁迫的考察和生态恢复的评价[9-10]。然而,底泥污染尚未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采用纳米铁粉修复Cr(Ⅵ)污染底泥的研究罕见报道,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更未见相关报道。本研究以纳米铁粉作为反应介质,对Cr(Ⅵ)污染底泥进行了修复研究,并分析了底泥中4种主要土壤酶的恢复情况,以期为底泥Cr(Ⅵ)的去除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底泥与试剂 供试底泥于2006年10月采自辽河流域浑河沈阳段,底泥样品主要理化性质为:pH 7.41,含水量36.61%,有机质32.97 g·kg-1,全氮1.40 g·kg-1,速效氮16.39 mg·kg-1,全磷0.82 g·kg-1,速效磷23.56 mg·kg 试剂:K2Cr2O7、FeSO4·7H2O、NaBH4、二苯碳酰二肼、KMnO4、邻苯三酚、茚三酮、尿素、次氯酸钠及其他分析纯化学试剂。 1.2 实验设计 纳米铁粉的制备:在剧烈搅拌下将浓度为0.54 mol·L-1的NaBH4水溶液逐滴滴入等体积的0.27 mol·L-1 FeSO4水溶液中,即可制得黑色的纳米铁粉沉淀,反应方程式为:Fe2++2BH4-+6H2O→Fe +2B(OH)3+7H2↑。去离子水充分洗涤,抽滤,在氮气保护下备用[11]。 采用100 mL培养瓶,每瓶加入10 g底泥、90 mL蒸馏水。加入K2Cr2O7储备液,使底泥Cr(Ⅵ)质量分数分别为0、30、50、100 mg·kg-1。按照底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