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17
PAGE 40
教 案
2012 ~ 2013学年 第 一学期
学 院、 系 室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技术系
课 程 名 称 蛋白质工程
专业、年级、班级 2010级生工(1.2班)
主 讲 教 师 汪世华教授/袁军讲师
福 建 农 林 大 学
教案编写说明
教案又称课时授课计划,是任课教师的教学实施方案。任课教师应遵循专业教学计划制订的培养目标,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在熟悉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提前编写设计好每门课程每个章、节或主题的全部教学活动。教案可以按每堂课(指同一主题连续1~4节课)设计编写。教案编写说明如下:
1、编号:按施教的顺序标明序号。
2、教学课型表示所授课程的类型,请在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及其它栏内选择打“√”。
3、题目:标明章、节或主题。
4、教学内容:是授课的核心。将授课的内容按逻辑层次,有序设计编排,必要时标以“*”、“#”“?”符号分别表示重点、难点或疑点。
5、教学方式、手段既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示教、指导等。教学媒介指教科书、板书、多媒体、模型、标本、挂图、音像等教学工具。
6、讨论、思考题和作业:提出若干问题以供讨论,或作为课后复习时思考,亦可要求学生作为作业来完成,以供考核之用。
7、参考书目:列出参考书籍、有关资料。
8、日期的填写系指本堂课授课的时间。
福 建 农 林 大 学 教 案
编号:1
课时安排: 2 学时
教学课型:理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实践课□ 其它□
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绪论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蛋白质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
了解蛋白质工程发展史。
教学内容(注明:* 重点 # 难点 ?疑点):
蛋白质工程的物质基础
(一)蛋白质的来源
(二)蛋白质的结构
(三)蛋白质的功能
(四)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二、蛋白质工程的原理
(一)蛋白质工程的理论依据
(二)蛋白质工程设计原理 三、蛋白质工程的程序和操作方法 (一)蛋白质工程的程序
(二)蛋白质工程的操作方法
四、蛋白质工程的产生与发展
(一)蛋白质工程与发酵工程
(二)蛋白质工程与基因工程
(三)蛋白质工程与细胞工程
(四)蛋白质工程与酶工程
(五)蛋白质工程与生物信息技术
(六)蛋白质工程与其他相关技术
五、蛋白质工程的应用领域
(一)医药领域
(二)生物材料设计领域
(三)能源领域
(四)农业领域
(五)工业领域
(六)其它领域
重点:蛋白质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
难点:蛋白质工程发展简史。
教学方式、手段、媒介:
讲授、教科书、多媒体
板书设计:
见课件
讨论、思考题、作业:
蛋白质工程对生物学科发展的重大意义在哪里?
参考书目:
汪世华主编,2008,《蛋白质工程》,高教出版社
王大成.2002.蛋白质工程.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焦炳华,孙树汉.2007.现代生物工程.北京:科学出版社
廖湘萍.2004.生物工程概论.北京:科学出版社
郑用琏.2007.基础分子生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陶慰孙,李惟,姜永明. 1995. 蛋白质分子基础.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汪世华/袁军 职称:教授/讲师 年 月 日
福 建 农 林 大 学 教 案
编号:2
课时安排:3 学时
教学课型:理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实践课□ 其它□
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一章 蛋白质结构基础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蛋白质工程的基本概念,蛋白质的结构层次等内容。
了解蛋白质常见的高级结构
掌握多肽的生物合成及折叠等内容。
了解蛋白质折叠的基本原理及过程。
教学内容(注明:* 重点 # 难点 ?疑点):
重点:蛋白质的结构层次。
难点:超二级结构。
第一节 蛋白质的功能及其应用
一、蛋白的生物学功能
二、蛋白质类大分子的应用
第二节 蛋白质氨基酸与多肽链
一、常见蛋白质氨基酸的结构特征
二、蛋白质氨基酸的分类
三、肽和多肽链
第三节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一、一级结构
二、二级结构
三、超二级结构
四、结构域
五、三级结构
六、四级结构
七、维持蛋白质空间构象的作用力
八、研究蛋白质空间构象的技术和方法
第四节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一、氨基酸序列决定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三、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与特殊结构
四、参与蛋白质与DNA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结构域
五、蛋白质的变性与复性
第五节 多肽链的折叠
一、第二遗传密码
二、帮助折叠的蛋白质和酶
三、蛋白质的去折叠
四、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