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近现代民族关系与外交关系讲义
临川一中 过 清
设立自治区:内(1947)、新(1955)、广(1958)、宁(1958)、藏(1965)。
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
概述 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的平等,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
社改 特点:分两步走(第一步:进行民主改革或土地改革;第二步: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社改
概况:1958年以后,少数民族先后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政策支持(财力、物力、人力)
民族关系共同繁荣 农村:推广联产承包责任制,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发展乡镇企业改革开放 和民族经济。
民族关系
工业建设:大部分地区已建立起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中国的方针;
《告台湾同胞书》(1979年元旦) 建议海峡两岸首先实现三通和探亲旅游;
﹡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
一国两制 1981.9叶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1984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阐述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获得大会通过。
政策:长期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概述 方针: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形势:风云多变。
国际关系突出特点: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激烈斗争。
政策: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建国初期 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建国初期
1949年同苏等17国建交: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
开拓新局面1953年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开拓新局面
1954年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地位参加日内瓦会议。
外交关系1955年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外交关系
特征:外交环境的恶化
50年代中期—60年代末背景朝鲜战争停战后,美国继续敌视中国;
50年代中期—60年代末
背景
中苏关系破裂。
方针:“一大片”、“两个拳头出击”
特征:外交形势好转。
关键:中美关系逐步缓和。
方针:“一条线”。
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
外交事业发展70年代 1971年10月,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外交事业发展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并签定《中美联合公报》。
1972年,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
中日邦交正常化后,国际上出现同中国建交热潮。
意义:打破外交僵局;打开外交的新局面;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原因:国际形势发展(多极化);国内社建的需要。
对国际形势作出新判断;
独立自主外交原则表现不结盟政策;
新时期大调整 表现 重视和第三世界发展关系;
开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坚持长期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成就: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八九十年代我国同周边国家关系有了大突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