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桐柏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和坝身溢洪道安全运行研究赵贤学(华东桐柏抽水蓄能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浙江 天台 317
桐柏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和
坝身溢洪道安全运行研究
赵贤学
(华东桐柏抽水蓄能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浙江 天台 317200)
摘 要:桐柏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大坝采用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并且在中间坝段上布置了坝身溢洪道,经过七年安
全运行,表明设计合理、施工质量好、运行管理到位。
关键词:下水库;大坝;坝身溢洪道;安全研究
中图分类号:TV7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387(2012)04-0021-04
86.05 m;校核洪水标准为千年一遇,相应洪水位为 146.60
m,下泄流量 496 m3/s,下游校核洪水位 86.60 m。
1 工程概况
桐柏抽水蓄能电站位于浙江省天台县岭脚村,距天台县
城 7 km。由上水库、下水库、输水系统、地下厂房洞室群、地面 开关站、中控楼等部分组成;安装四台单机容量 300 MW 机 组,总容量 1 200 MW。
下水库大坝及溢洪道均为Ⅰ级水工建筑物,大坝为钢筋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高 68.25 m;坝身溢洪道位于大坝河床 部位,全长约 200 m,净宽 26 m,堰上不设闸门。
3 下水库大坝及坝身溢洪道施工
3.1 大坝施工
坝体填筑采用 PC-400 正铲挖掘机和 CAT996D 装载机装 碴,ZL50 装载机挖装垫层、过渡料,各开挖工作面上的装碴
直接上坝,15 t 自卸车运输坝料;小区、垫层和过渡层坝料摊 铺采用后退法卸料,上游堆石区和下游次堆石区料坝料摊 铺采用进占法填筑,自卸汽车卸料后,用 TY220 型推土机摊
铺平整;振动碾碾压前,先用水枪洒水,洒水量主次 堆 石 约
10~20%,垫层 、过 渡 层 约 10%;根 据 试 验 采 用 25 t 振 动 碾 碾压 8 遍;实测干密度均大于设计值,实测颗粒级配符合设
计要求;大坝填筑为 155 万 m3;大坝施工时间分三期进行:
2001 年 11 月至 2002 年 8 月大坝开始预填筑,2002 年 9 月 至 2003 年 2 月底大坝一期开始填筑,大坝全断面填筑至
106.0 m 安全渡汛高程以 上;二期填筑 从 2003 年 3 月至
2004 年 4 月大坝填筑完成;面板浇筑自 2004 年 10 月开始 至 2005 年 1 月中旬浇筑完成;2005 年 12 月大坝竣工。
3.2 坝身溢洪道施工
桐柏下库溢洪道全部座落在大坝坝身上,挑流鼻坎、护 坦、预挖冲坑、出水渠基础及边坡开挖采用钻爆法施工,光面
爆破成型,土石方由自卸汽车运往弃碴场堆积;溢洪道基础
部位设置有主堆石、过渡层、垫层料填筑区与坝体填筑同步 上升;锚固板和锚固钢筋与下库堆石坝体连成一体,通过试
验确定了锚固筋的结构形式和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要求锚筋 横梁上部堆石填筑厚度大于 0.8 m 且混凝土龄期超过 3 天后 方可进行振动碾压;泄槽底板混凝土施工采用无轨滑模施工
2 下水库大坝及坝身溢洪道设计
下水库大坝经比较设计选定为钢筋混 凝 土 面 板 堆 石
坝 ,坝 顶 高 程 148.25 m,坝 顶 长 434 m,坝 顶 宽 8 m,最 大 坝 高 68.25 m, 上游坝坡 1:1.409,下游坝坡平均坡 度 1:
1.397,设有两级 3 m 宽的马道 ;坝体上游钢筋混凝土 面 板
厚 0.3 m ~0.5 m,面 板底部设置趾板 ,趾板宽 5 m、7 m,相 应厚度分别为 0.4 m、0.5 m;大坝上游垫层水平宽 2 m,过渡 层水平宽 4 m,主堆石区为大坝断面 144.95 m 高程距坝轴
线 4.218 m 处向下游 1:0.2 剖分线上游及 95.0 m 高程以下 、
坝身溢洪道轴线左右各 30 m 范围内的坝体填筑区;次堆石 区位于坝轴线下游。
坝身溢洪道位于大坝河床部位,为开敞式溢洪道,由溢流 堰进口段、陡槽、挑流鼻坎、护坦、预挖冲坑及出水渠组成,
全长约 200 m;溢流堰采用驼峰堰,净宽 26 m,堰顶高程
141.90 m;泄槽处坡比为 1:1.5,下设碎石垫层和过渡层,水 平宽分别为 2.0 m 和 4.0 m;泄槽混凝土底板通过锚筋和钢
筋混凝土锚固板与坝体堆石连成一体;泄槽与挑流鼻坎衔 接,鼻坎反弧半径 8.0 m,坎顶高程 90.0 m,挑射角 25°,鼻
坎基础高程 80.0 m,冲刷坑底部高程 73.5 m,其下游与出水 渠衔接,流入原河床。设计洪水标准为二百年一遇,相应设
计洪水位为 145.60 m,下 泄 流 量 361 m3/s,下游设计洪水位
收稿日期:2012-05-11
作者简介:赵贤学(1962-),男,高级工程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