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诗歌鉴赏之以景结情--杲树朋.pptVIP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歌鉴赏中的 “以景结情” 章丘市第五中学 杲树朋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         元稹 ???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 这首诗尾联在写法上与前三句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按照常规,在“垂死病中惊坐起”这句诗后,大概要来一句实写,表现“惊”的具体内涵。然而作者却偏偏来了个写景的诗句:“暗雨吹风入寒窗”。这样,“惊”的具体内涵就蕴含于景语之中,成为深藏不露、含蓄不尽的了。作者对白氏被贬一事究竟是惋惜,是愤懑,还是悲痛?全都没有说破,全都留给读者去领悟、想象和玩味了。      以景结情是借景抒情的方式之一,是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结束诗句,通过“景物”来传达、折射、暗示(暗喻)出作者的感情、寄托和抱负,来表达丰富而难以言传的思想感情内涵,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使读者感到余韵无穷、意犹未尽,并进而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意境,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术语诠释 从军行 ???       王昌龄 ???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 ??? “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 典型例题 此诗是“以景结情”类诗歌的典型作品,此诗前三句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那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尽此“不尽”之情呢? 诗人宕开一笔,以景写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苍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更加深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此时征戍者内心是浓浓的乡思,还是渴望建功立业?是对现实的忧虑,还是对祖国河山深沉的爱呢?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以景结情的作用大致有四种情况: 1.就情取景,渲染气氛。 用来渲染气氛的景常常出现在表现哀怨、悲愤、惆怅一类感情作品的结尾,用让人感到凄凉、萧瑟、灰黯的景物来渲染气氛(如暮日、寒鸦、风雨、夜月等),以烘托此类情绪。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两句,上句极写别后酒醒的怅惘空寂,结句却并不接着直抒离愁,而是宕开写景。这种以景结情的写法,比直抒别情更富感染力,别具一种不言而神伤的情韵。 许浑 《谢亭送别》 再如白居易《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琵琶声戛然而止,诗人没有多说自己内心多么激荡起伏,却只说“唯见江心秋月白”。这么静谧空灵的景色,我们从中听到了诗人的心弦继续在颤动,它未能同琵琶一起停止。这里的景物为诗人情感的抒发提供了一个突出的舞台,在“唯见江心秋月白”的舞台上,诗人的情感仿佛在聚焦灯下跳着独舞。 2.因人写景,篇末传神: 一是以壮美的景物烘托人物的英雄气概。如王维的《观猎》: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辽阔、远大的境界作为将军回首望远的背景,使整个画面气势雄伟,将军的形象显得威武矫健,给人留下了鲜明的印象 。 二是用人物居住的环境来表现人物的情趣和精神风貌。如韦应物《休日访人不遇》: 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诗人访友不遇,但朋友的居境却告诉他:难怪你的诗使人看了清爽入骨,原来你门前是清清的流水,且又面对皑皑的满山积雪啊! 诗中虽然未见其人,但结句对友人居住环境的描绘,就把友人那清爽淡雅、超然物外的精神风貌暗示给了我们。 3.景为我设,意象象征 诗人用具体的形象表现抽象的思想和感情。最典型的是贺铸《青玉案》: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这三种景象既写出了南方“梅子黄时”的物候,眼前凄迷的景物烘托了“愁”情;又借助比喻象征:“一川烟草”写愁之无头无绪,“满城飞絮”写愁之多,“梅子黄时雨”写愁之无休无止。 需注意的是,诗词结尾的景不尽是眼前之景,也有虚景。 一是把将来会出现的景象放在诗尾,来为现时的情感服务。 如李白《夜泊牛渚怀古》结句“明朝挂冠去,枫叶落纷纷” 。 二是用过去曾出现过的景象写在尾句,来抒发自己现时的情感。 如晏几道《临江仙》“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写的就是过去词人和小萍初见后踏月归去的情景,它充分表明词人对这一印象的久久不能忘怀,传达了他现时的相思之情。 “以景结情”是中国古代诗歌非常常见的

文档评论(0)

smash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