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门巨族”中的“婉顺”女性——论“五四”时期“新闺秀派”作家群.pdf

“高门巨族”中的“婉顺”女性——论“五四”时期“新闺秀派”作家群.pdf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格意义上的文学流派,但在某种程度上说它是符合流派的两个基本和必备的条件 的,即相对内在的思想观念和相对外在的风格形态。闺秀作家们自身的思想内涵 和精神气质及其创作所表现出来的风格或者说是特色具有相似的地方:温婉、飘 逸而优雅。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才给以“新闺秀派”这一命名。 本文所说的“新闺秀派”主要指“五四”时期中国文坛上以冰心、凌叔华、 苏雪林、陈衡哲,袁昌英(主要是这五人)为代表的女作家,她们多是出身于名 门望族、书香世家的名嫒闺秀,深受传统文化的熏染,同时又接受过现代高等教 育,传统文化的浸淫再加上欧风美雨的沐浴,两股不同的文化血脉在她们身上相 互渗透和交融,形成了这群女作家独特的思想艺术气质和个性:温婉、柔和、端 庄、典雅,具有东方知识女性的风韵。她们的作品多描写和反映中上层家庭中青 年女性的闺阁生活和心理,或是写自然、母爱、儿童之类的题材,创作上追求传 统的和谐美,以纤细、柔婉、优美、含蓄为风格特色,彻头彻尾、彻里彻外都透 着“女人味儿”。应该说这是一个从作家的个人气质到所撷取的题材,从思想情 绪到风格样式处处都体现着女性文本创作特点的流派。但综观以往“五四”女性 文学的研究成果,论者多将目光投向庐隐、冯沅君、丁玲等在当时看来更契合“五 四”时代潮流的“新女性派”作家,论到“新闺秀派”作家大抵论其个人创作, 将她们当作一个“派”来研究的文章并不多见。因此,本文从精彩纷呈的“五四” 女性文学创作中选取了“新闺秀派”作为研究对象,拟从角色定位、话语叙述和 审美品性三方面揭示她们作为一个独特的女性创作群体所呈现出的独特的创作 风格和审美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这个女性文学中独特的存在样式作出恰如其分 的历史评价,揭示其在整个女性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角色定位:衔接传统与时代 “五四”是。一个激烈的反叛传统的时代,如果要为这个时代选择一个女性代 ,q-人的话,命运坎坷的庐隐、白薇,大胆叛逆的冯沅君都可能会成为合适的候选 人。因为她们代表了。’辈不肖之徒,一群“忤逆父亲的女儿”。相对于这些新女 性而言,冰心、凌叔华她们就温婉含蓄的多了,但她们同样是“五四”这一新的 精神文化母体孕育的第一批女性后代,她们的身上闪耀着另一种时代女性的风 采。在这个西风东渐的时代中,各种各样的西方思潮涌入中国,其中自然包括反 传统的女权主义观点。面对任何一种外来文化,人们总是从自己的心理图式出发 去接受。‘‘新闺秀派”作家具有得天独厚的身世背景,她们处在美满的家庭中, 受到和谐与良好的教育的熏陶,身心得到了健康、平衡的发展。深厚的传统文化 根基和西方科学文化思潮的影响给了她们深刻的启迪,面对传统与现代的激烈交 锋.她们以客观冷静的眼光去审视传统与两方文化中各自的优劣所在,在作出明 晰的价值判断以后,继承和发扬了传统文化中具有生命活力和永恒价值的合理成 分,吸收了其中与自身的文化气质相和谐的成分,并在传统中注入了五四新文化 的精神,衔接了传统与现代,使二者非常和谐的共存在自己的身上。 (一)闺秀风情的历史承传 闺秀在女性中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它在传统文化中的内涵既风雅又耐人寻 味。《辞海》“闺”条目下其原义是,宫中的小门,“宫中之门旧之闱,其小者谓 之闺。”(《尔雅·释宫》)“今夫贵人之子,必宫居而闺处”(枚乘《七发》)。引申 为内室,“闺中风暖,陌上草熏”(江淹《别赋》)。后特指为女子的卧室。其余“闺” 下_卜多条目都与女子声户情状相关,如闺秀(旧称有才德的女子)、闺范(『F1指 妇女所应遵守的道德规范),闺怨(旧谓少妇的哀怨之情)、闺房等。在清楚了闺 秀的内涵之后,我们再来对闺秀传统、淑女风范做一番追溯和寻绎。 一“关关雎鸠,在河之涮。窈窕淑女,君子好逮”。 《诗经·关雎》 也许,在遥远的春秋时代,这只是‘位年轻的男子在遇见他心仪的女子之 后情难自禁所唱出的心中的恋歌。然而经过后来那些解诗者的注解却变了味道: “《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F夫妇也。”f21孑L子在礼乐崩 坏的年代独赏《关雎》,称赞它“乐而不淫,哀而不伤”【’1也是出于维护礼教的 立场,并把其放在了“诗三百”的首篇。所以,从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丌始,“温柔敦厚怨而=i_fi怒”的淑女便成为男性所期待和追求的对象。而绝大多 数的女性便也在这一标准下自觉或不自觉地开始了漫长的自我塑造之路,以期成

文档评论(0)

lh2468l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