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间”话语场地——论网络写作与网络文化.pdf

“新民间”话语场地——论网络写作与网络文化.pdf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民间 话语场地 论网络写作与网络文化 式 比起民间的原生态 九十年代中期的知识分子所谓的民间理想主义写作只能 算是 伪民间 而已 陈所谓的 民间 对于中国知识分子只是一个表示自己 不 与当权者合作的姿态 而真正的民间则是一个广大的深不见底的场域 知识分子 自我标榜的民间立场其实恰恰是一种精英立场 一旦使命完成 民间 恐怕就 要像一个使用完了的工具 马上被抛弃在一边 而笔者称之为 新民间 的这个话语场地 是面向所有网络使用者的新的言 说空间 是一个复调的兼容的存在 并不提供专门抵制权威和主流的某种具体的 意识形态 实然状态的民间总是众声喧哗而永远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声音的 任 何发言都无法成为所谓的 代表 话语 而只是以民间的身份说话 网络 新民 间 的理想状态亦应如此 民间从来就是以弱势的姿态被遮蔽于权力意识形态 3 之下 它的本相的显现总是夹杂在各种强势文化的言说之中 虽然网络空间中 也有文化势力的强弱区分 但相对于传统传播渠道的话语势力 他们还是同处于 弱势地位 于是团结起来 从边缘逐步向中心抗争 突破 虽然目前的网络发表 机制带来了新的话语权民主的可能性 但当边缘一旦成为中心 新民间 的各 阶层就难免会暴露出本就存在的罅隙 强大的离心力必将造成文化的再次分化和 话语权的重新分配 这样的话语权整合现象其实无时无处不在网络中发生 3 陈思和 莫言近年小说创作的民间叙事 莫言论之一 4 新民间 话语场地 论网络写作与网络文化 一 文化民主与文化江湖 文化民主运动 4 麦克卢汉曾说 新的媒介不是人与自然的桥梁 它们就是自然 互联网 的发展正越来越清晰地证实着这个预言 网络不再仅仅是文化传播的介质 它深 刻地改变了人与信息资源甚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书写的日益便利导致了持续的文学通俗化和民主化过程 从古至今 从羊皮 竹简到纸张的逐渐普及 书写工具的演变不断扩大着文学写作者和阅读者的范 围 文化才有了大众化普及的可能 如今 凭借电子媒体技术迅速崛起的网络空 间 被普遍认为开辟了 后纸张 时代 启蒙运动者在幽暗的中世纪所梦想的有 教养社会 即最底层的人亦可获取所有知识的社会 在技术上已经可行 而且人 们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 网络已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社会民主与文化形 态无不因网络的介入而发生历史性转折 从传播的政治学意义上 民主往往是一种政治制度的安排 而今天的网络写 作却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文化民主的可能性 在文学日益受到自身贵族化和外 部环境市场化的双重生存困扰的今天 网络文学以 读屏 方式实现了即时性读 写 为大众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写作 发表和反馈的便利 直通车 文学从本体 上拓展了生存空间 文学起源于民间 现在又呈现出 返祖 的态势要重归民间 人人发言的众声喧哗在被 你写我读 的布道与聆听替代良久之后 终于开始返 回自身 在广场式的文字释放过程中 处于边缘地位的民众申明了对普遍话语权 力的渴求 他们要求个性表达的自由 追求最本真的生活原生态的自主呈现 一 场蔚为壮观的全民规模的文化民主运动正在掀起 4 转引自南帆 双重视域 当代电子文化分析 P1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1 年 5 新民间 话语场地 论网络写作与网络文化 居室 结构 网络 新民间 中的一切生活都是由文本形式来表征和运行的 因此要成功 构建起网络民间的民主话语场地 必须要有良好的话语发表体系作保障 目前较 为通用的网站管理模式是匿名用户制 建立在客厅式页面的结构基础之上 举例 说明可以很直观地看到这种虚拟现实的社会组织形式 从研究典型网络写作的角度出发 选择以文学原创性较强的 天涯社区 网 站为例 以下是随机截取的2004 年 3 月 25

文档评论(0)

lh2468l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