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磁约束原理及其发展历史 * 感谢你的观看 2019年5月18日 核聚变的研究由秘密转向公开 二战末期,前苏联和美、英各国在互相保密的情况下开展核聚变的研究; 秘密的研究结果远未达到当初的期望,人们开始认识到核聚变问题的复杂和艰难,都感到保密不利于研究的进展;磁约束核聚变与热核武器在科学技术上没有重大的重叠,而且其商业应用的竞争为时尚早。 1958年秋在日内瓦举行的第二届和平利用原子能国际会议上达成协议,各国互相公开研究计划,并在会上展示了各种核聚变实验装置。自这次会议后,研究重点转向高温等离子体的基础问题,各种相关的论文、书籍也相继公开发表。 * 感谢你的观看 2019年5月18日 等离子体的磁约束原理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受洛仑兹力作用,绕磁力线做回旋运动,在垂直磁场方向上受到(横向)约束 回旋中心、回旋半径: rc = mv⊥/qB * 感谢你的观看 2019年5月18日 解决“两端”问题 研究和建立各种磁约束位形装置 1、环形磁场装置 问题:磁力线弯曲或不均匀等产生“漂移” 2、磁镜装置 两端强、中间弱的磁场位形,带电粒子在两极间来回反射,称为磁镜效应。 问题:两端仍有泄漏(速度空间逸出锥) * 感谢你的观看 2019年5月18日 磁镜装置的约束与逃逸 磁镜:中间弱、两端强的磁场位形,可使带电粒子在两极间来回反射 问题: 速度空间逸出锥 等离子体难以建立 苏联огра失败 * 感谢你的观看 2019年5月18日 简单环形装置不能稳定约束 磁力线弯曲产生“漂移” 电流线圈产生的环形磁场内侧强外侧弱,也引起“漂移” “漂移”使等离子体向外推,因而不能形成稳定的约束。 研究发现:磁场旋转变换改善约束—— 托卡马克装置 ← → + + - - * 感谢你的观看 2019年5月18日 托卡马克装置 20世纪50年代,苏联库尔恰托夫研究所的阿齐莫维齐等人发明了“托卡马克装置” 。 在环形不锈钢真空室外套有多匝线圈,利用电容器放电,使真空室形成环形磁场。 同时用变压器放电,使真空室中气体(聚变燃料)电离并形成电流,强等离子体电流产生极向磁场,与环形磁场结合,形成旋转变换磁场,约束高温等离子体,这种装置称“托卡马克装置”。 托卡马克名称 ( Tokamak ) 环形(toroidal)、真空室(kamera)、磁(magnit)、 线圈(kotushka)的字母缩写。 * 感谢你的观看 2019年5月18日 托卡马克模型(HL-2M) 等离子体电流 环形真空室 产生环形磁场线圈 环形磁场 角向磁场 * 感谢你的观看 2019年5月18日 托卡马克异军突起 20世纪60年代,各种装置获得的实验结果与预期的相距甚远,唯有托卡马克装置取得了重大进展 前苏联的T-3:电子温度达到1keV,离子温度0.5keV,等离子体约束时间达到了“玻姆扩散时间”的50倍,优于其他类型装置。 在1968年召开的第三届等离子体和受控热核聚变研究国际会议上公布了苏联的T-3 结果,立刻引起轰动。1969年,英国卡拉姆实验室主任皮斯(Pease,R.S.)带领专家小组,对上述结果做了实地验证核实,证明准确无误后,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从此各国纷纷改建或新建托卡马克装置 * 感谢你的观看 2019年5月18日 大量托卡马克装置建立 欧共体“JET” 美国PLT, TFTR 苏联 T-10, T-15 日本 JT-60U 中国1973年开始筹建环流器 HL-1(1984), HL-1M(1994)(四川) HT-6B(1980), HT-6M(1985), HT-7(1995), EAST(2006 )(合肥) 30多个国家建造了几十个托卡马克装置 * 感谢你的观看 2019年5月18日 JET(欧洲联合环) * 感谢你的观看 2019年5月18日 突破性进展 1991.11. 欧共体“JET”突破性进展 第一次实现DT聚变反应: 高温3亿度、约束2秒、反应1分钟、 产生1018中子、输出1.8兆瓦 1997.12.提高到16.1 兆瓦,为输入功率的65%。离“点火”不远了! 结果十分鼓舞! * 感谢你的观看 2019年5月18日 * 感谢你的观看 2019年5月18日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1984年建成的中国环流器一号(HL-1) 1994年建成的中国环流器新一号(HL-1M)两个中型托卡马克装置 2002年建成,中国环流器二号A(HL-2A)(从德国引进的具有偏滤器位形的托卡马克装置) * 感谢你的观看 2019年5月18日 中国环流器(HL-1M) * 感谢你的观看 2019年5月18日 HL-2A * 感谢你的观看 2019年5月18日 中科院等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