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课《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安徽省岳西县中关中心学校 徐义平
教材分析: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我的母亲》是著名学者胡适自传《四十自述》中的一个章节。这篇文章是作者中年时对自己人生历程的一段回顾,叙述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如何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再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母亲”形象。学习这篇课文,有助于学生在受到人生教育和启迪的同时,从中了解和感悟自传的语体特点,领悟作者的人格特征。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胡适的相关知识,学会全面客观地评价作者。
过程与方法
1、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之上,说出文章刻画母亲形象的几件事,并归纳出母亲的性格特点;
理解文章中具体词语和关键语句在文中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生活体验,体会母亲的关爱,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
三、重点难点:
(一)重点
理解母亲对“我”怎样为人的教诲,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并归纳出母亲的性格特点。
(二)难点
理解文章中关键语句的含义,能够揣摩具体语句所包含的感情。
四、教学方法:
快速阅读法、质疑探究法、归纳法
五、教学准备:
胡适的相关资料、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课时
2课时
七、教学步骤:
1、预习检查
生字注音;2)词语解释。
2、新课导入
每一个成功的作家,他(她)的笔下都有描写母亲的文字。因为母爱是天下最伟大、最无私的爱;母亲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位老师,每一个人都应好好感谢母亲。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胡适的《我的母亲》,了解作者的母亲以及他对母亲的感情。
3、作者简介
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笔名胡适,字适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安徽 绩溪人,以倡导“ 白话文、领导 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幼年就读于家乡私塾,19岁考取 庚子赔款官费生,留学美国,师从哲学家 约翰·杜威,1917年夏回国,受聘为 北京大学教授。1918年加入《 新青年》编辑部,大力提倡白话文,宣扬个性解放、思想自由,与 陈独秀同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他的文章从创作理论的角度阐述新旧文学的区别,提倡新文学创作,翻译法国 都德、 莫泊桑、挪威 易卜生的部分作品,又率先从事白话文学的创作。他于1917年发表的白话诗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批新诗。胡适信奉实验主义哲学。“ 五四运动”后,同 李大钊、陈独秀等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分道扬镳,由“问题与主义之争”开其端,倡导改良,从此改变了他“20年不谈政治;20年不干政治”的态度。他于1920年代办《 努力周报》,1930年代办《 独立评论》,1940年代办“独立时论社”。1938~1942年出任国民政府驻美大使。193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1946~1948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49年去美国。1952年返台湾任 中央研究院院长。1962年在台北病逝。胡适一生的学术活动主要在文学、 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红学几个方面,主要著作有《 中国哲学史大纲》(上)、《 尝试集》、《 白话文学史》(上)和《 胡适文存》(四集)等。他在学术上影响最大的是提倡“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治学方法。
4、文本链接
胡适的母亲叫冯顺弟,17岁时成了比她大三十岁的胡适父亲 胡传的续弦。家里的心愿是盖一座瓦房,但因贫穷盖不起,遂在当地的媒婆介绍下,嫁给了年长她30岁左右的胡传。胡适的父亲胡传是清末贡生,曾在 东三省、广东及台湾省任官职,然而天不假年,50出头便离开人世 ,剩下了 孤儿寡母。成了 寡妇冯顺弟无奈中不得不带着胡适回到老家寻找生路让孩子接受教育。23岁的冯顺弟成了乡村大家族主母。冯顺弟尽管出身农村不会识文断字,但对唯一儿子 胡适悉心教育,一心想把孩子培养成个乡贤。46岁逝世。《我的母亲》是胡适为纪念母亲而作。
5、整体感知
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2)说说文中母亲具有哪些身份?
6、课文精读
1)童年是美好的,作者的童年如何呢?作者为何要用大量的笔墨写自己童年的一些事情?
2)用一句原文概括母亲的人物特点。文中写了母亲哪几件事?分别用一句话加以概括。
3)母亲是如何严格训导“我”的?写了几个方面的内容?找出你认为母亲最感人的细节,谈谈自己的体会。
4)作为当家“后母”,母亲和家人是如何相处的?表现出她怎样的品质?作为一个寡妇,母亲又是为人处世的?
5)文中作者主要写母亲是自己的恩师,为何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要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呢?
6)母亲对“我”的影响如何?作者想起母亲时,有怎样的感情?试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加以体会。
7)文章写对母亲的深刻怀念,并没有用直接抒情的语句,那种感情又是如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华池,梦最初始的地方.doc
- 虎门五中九年级语文唐雎不辱使命.doc
- 话母亲.doc
- 话题作文多角度立意写作训练.doc
-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
- 环境描写的润色美.doc
- 环境描写的作用及应试技巧.doc
- 黄河九曲—写作要有点波澜。.docx
- 海燕教学设计及全部研讨记录.doc
- 浣溪沙 PPT.ppt
- 2026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热搜题速递之承担社会责任.docx
- 2026年中考地理复习热搜题速递之中国的经济发展.docx
- 2026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热搜题速递之我国的经济建设.docx
- 2026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热搜题速递之我国的政治建设.docx
- 2025-2026学年北京八十中高二(上)期中英语试卷.docx
- 2025-2026学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石门中学高二(上)期中英语试卷.docx
- 2026年中考地理复习热搜题速递之西半球的国家.docx
- 2025-2026学年上海市杨浦区复旦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月考英语试卷.docx
- 2026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热搜题速递之依法治国.docx
- 2026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热搜题速递之少年有梦.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