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水龙吟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语文水龙吟教案 篇一:高二语文《水龙吟》教案 2 3 篇二:水龙吟教案 大学语文课程教案 篇三:大学语文电子教案 四川音乐学院班级课教案 1 四川音乐学院班级课教案 2 篇四:水龙吟 教案 高湾中学目标导学案八年级: 科目:语文 主备人 :备案时间: 2014 年 5月 26日 互评结果: (优秀合格不合格)互评签字: 编号: (教师版) 篇五:水龙吟教案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辛弃疾豪放词的创作风格。 2、学习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作品。 3、学习通过分析意象理解诗歌情感,把握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4、了解辛弃疾词大量运用典故表达思想感情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1、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词的艺术境界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强化自己的爱国情操。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学习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作品,联系以前所学诗句中的意象,触类旁通,理 解诗人的眼中景心中情,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郭沫若写过这样一副对联:“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 随鸿雁南飞”,你们知道写的是谁吗? 二.知人论世 1.我所知道的辛弃疾 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人。其词多数抒写力图恢复国家 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与苏轼同为豪放词派的代表,合称“苏 辛”。著有词集《稼轩长短句》。 2. 鲜为人知的青年时代 辛弃疾之祖父辛赞早年不得已在金国任官,每引儿辈“登高望远,指划山河,思 投衅而起,以纾君父不共戴天之愤。”因此辛弃疾早年便立志抗金报国。 联系以前所学诗句中的意象,触类旁通,理解诗人的眼中景心中情。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点拔,共同领悟词的内涵。 绍兴三十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图南之际,辛弃疾聚众二千树起抗金义帜, 是年他二十一岁。率军投耿京,谏义军归宋,屡建奇功,是年他二十二岁。 张安国杀耿京叛变,他率五十骑奇袭驻五万大军的金兵大营,生擒叛将。 是年,他二十三岁。 辛弃疾惊人的勇敢和果断,使他名重一时,“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 圣天子一见三叹息”(洪迈《稼轩记》)。宋高宗便任命他为江阴签判,从此开始 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这时他才二十五岁. 但是回归南宋以后,却受到了种种的猜忌和排挤。赵家王朝偏安江南, 在临安过着游宴玩乐歌舞升平的生活,对金屈辱求和。他给皇帝上奏《美芹十论》、 给宰相虞允文进呈《九议》,具体阐述复国中兴大计,均不被腐朽的南宋政府所 采用。 这一年,他35岁了,自江东率领人马来到南宋已有十多年了,却一直没有受到 朝廷的重用。朝廷只给他一些地方官当当,决不肯让他带兵去抗金复国。在这种 境遇下他深感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懑不平。 这天,他登上赏心亭,面对这大好江山,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了这首 慷慨激昂的抒情词。 三.怎样读懂一首词? 一看、二想、三找、四明、五品 一:看题目 二:想作者三:找意象四:明手法五:品情感 四. 看题目 从这首词的题目,你能得出哪些有关词内容的信息? 水龙吟:词牌名。 建康: 六朝古都,南京。 赏心亭:(城西)下水门城 上,尽观赏之胜。 (古人登高必赋,由此可知此词的内容为所见所想。) 五.读一读 猜一猜 作者用了哪几个动作来表达内心的情绪? 看 拍 会 登 雄共鸣! 3小结:.这首词作者通过写登建康赏心亭的所见所感,抒发作者 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雄心壮志和功业未成的苦闷心情,表现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批判,表达深沉的爱国之情。 八.总结:辛弃疾生不逢时。他的文才武略换来的却是大半生报国无门的悲愤和苦痛。于是他只好笑傲山林、诗酒余生。他常常将满腔雄心壮志化作杜鹃啼血式的悲愤的长歌。我们从这首词中,分明能品味出他对英雄人格的悲壮追求。然而,也正是这一特定的遭遇,使他寄之于词,成为一代词宗,在词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九.作业 思考:如何在作文中运用辛弃疾这一素材? 讨论:下列语段适用于什么话题 (1)辛弃疾曾写《美芹十论》献给宋孝宗。论文前三篇详细分析了北方人民对女真统治者的怨恨,以及女真统治集团内部的尖锐矛盾。后七篇就南宋方面应如何充实国力,积极准备,及时完成统一中国的事业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规划。但是当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