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过虎溪-北京大学人文学部.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跨过“虎溪” ——从明宪宗《一团和气图》看中国宗教艺术的跨文化整合 李 凇 2008 年 7 月底,我在首都博物馆举办的大型展览 “中国记忆:五千年文明瑰宝展”上看到了一幅中国国家 博物馆的绘画藏品:明代成化二十一年(1485)宫廷画家绘制的长卷《宪宗元宵行乐图》,此图绢本设色,纵37 厘米,横624 厘米。明宪宗朱见深并不是一个著名的皇帝 (在位 1465-1487 年),然而却是一个善于利用视觉手 段阐述政见、调解文化冲突的统治者。这幅长卷表现的应是正月十五皇宫内外赏灯娱乐、欢度元宵的情景,卷首 钤印是“丰年赏玩之宝”,表明此图是进献给皇帝观看的。宪宗本人在画面上出现三次。宫墙外,展现在皇帝面 前的有各种行进表演行列和体育竞技,其中最前端的一个队伍,三主角作化装表演:第一人穿红色道袍,头戴道 冠,长髯下垂,右手举长剑、左手托钵;第二人头扎方巾,肩扛一支与人等高的大毛笔;第三人的面具则是弥勒 1 佛的面相:大头、坦胸露肚,面呈笑容。 陪伴这三位道士、儒生与僧人的,是由六个举灯、吹奏、舞蹈者组成 的助阵队伍。有声有色,情绪饱满 (图 1)。在这个行列之后,陆续跟着出现三国故事、钟馗朝岁、胡人进宝、 杂耍献艺等行列。元宵节是一年之初最重要的公众庆典节日,历史文献并没有对这一次(或多次)明宪宗的元宵 庆祝活动作详细记载,而这幅宫廷绘画作品却向我们披露了这位皇帝所观赏的与众不同的最重要节目,或可称之 为“儒、释、道三教携手并进曲。” 图1 明宪宗行乐图 (局部)中国国家博物馆 这幅图使我回想起2003 年10 月我在北京故宫见过的另一幅绘画,即宪宗皇帝自己创作的人物画《一团和气 图》(图2 ),时值刚刚登基不久的成化元年(1465)农历6 月,皇帝刚刚18 岁。此图纸本,设色,画面纵48.7 厘米,横36 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画面中的人物构成圆形实体,粗看为一人,是一个笑容可掬的胖和尚, 再细看是三人,左右分别有一侧面人物:画左为一位着道冠的老者,画右是一位戴方巾的儒士,中间则是一位手 捻佛珠的僧人,僧人伸出双手,将另外两人紧紧抱在怀里,道士和儒士则合捧一个展开的书卷。利用图形共享的 错觉,五官既可作正面观,又可作侧面观,观者的视线在一人或三人之间跳动:时而觉得画中为一人,时而又可 看出三人,若三若一。构图单纯,造型巧妙、诙谐,线条细劲流畅,顿挫有力。笔墨虽不算优秀然而中规中矩, 符合他十八岁的年龄。诗堂有宪宗亲笔书写的“一团和气赞”: 御制一团和气图赞 朕闻晋陶渊明乃儒门之秀,陆修静亦隐居学道之良,而惠远法师则释氏之翘楚者也。法师居庐山,送客 不过虎溪。一日,陶、陆二人访之,与语道和,不觉送过虎溪,因相与大笑,世传为《三笑图》。此岂非一 团和气所自邪?试挥彩笔,题识其上。 嗟世人之有生,并戴天而履地。既均禀以同赋,何彼殊而此异?惟凿智以自私,外形骸而相忌,虽近在 于一门,乃远同于四裔。伟哉!达人遐观高视,谈笑有仪,俯仰不愧,合三人以为一,达一心之无二。忘彼 1 有学者推测说这三人分别是判官、文曲星和光头和尚,笔者认为应重新考虑。吴钊著《追寻逝去的音乐踪迹——图说中国音乐史》, 313 页,东方出版社,1999 年。 1 此之是非,蔼一团之和气。噫,和以召和,明良其类,以此同事事必成,以此建功功必备,岂无斯人辅予盛 治?披图以观,有概予志,聊援笔以写怀,庶以警俗而励世。 成化元年六月初一日2 zz 图2 《一团和气图》明代 朱见深 故宫博物院藏 明宪宗的这幅画有何图式来源?他为什么绘制此画?是他独创还是对已有图像的修改?进而,此图以及《三 笑图》和其它相关作品如何体现了儒、释、道的文化冲突与融合?本文着眼于现存实物图像作品,参以文献资料, 以此画为线索,试图发现视觉艺术作品所显示的那些超越文献材料的独特表述。 一 直接来源:《三笑图》及其《莲社图》 2 此段文字笔者抄录自北京故宫所藏原件。 2

文档评论(0)

jinzhu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