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政法学院 赵良宇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 ,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和变化 4.两极格局的形成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 视频资料:德国分裂局面的形成 1955年5月5日联邦德国正式加入北约。苏、波、捷、匈、保、罗、阿和民主德国于1955年5月14日签订《华沙条约》,正式结成政治军事同盟,即华沙条约组织 ,两德分裂。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和变化 4.两极格局的形成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 (1)政治上表现为两面旗帜的斗争 。 (2)经济上表现为封锁与反封锁的斗争。 (3)军事上表现为全面“冷战”和局部的侵略与反侵略战争 。在这种情况下,爆发了局部的侵略与反侵略战争,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 (4)在意识形态上表现为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 返 回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两极格局初期特征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和变化 (二)五六十年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影响世界政治发展的重大事件 1956年的苏共二十大和波匈事件,60年代的中苏论战、国际共运分裂、社会主义阵营瓦解 1961年民主德国筑起柏林墙 1962年的古巴导弹事件 1965年美国扩大对越战争,局部战争开始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和变化 (二)五六十年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1964年中法建交,1966年法国退出北约的军事一体化机构 1956年和1967年的第二、第三次中东战争 1955年的亚非会议,1961年的不结盟国家第一次首脑会议,1964年七十七国集团成立等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和变化 影响世界政治发展的重大事件 (二)五六十年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视频资料 1956年第二次中东战争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和变化 (二)五六十年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在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强调要同美国“和平共处”、“和平竞赛”,缓和美苏关系以及苏联同西方各国的关系。 美国改变策略,利用遏制与和平演变两手来对付苏联。 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与艾森豪威尔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和变化 1. 对抗中出现一定缓和,局部的危机、热战与和平解决争端相互交错 (二)五六十年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美苏关系出现缓和,随着美苏关系的改善,世界政治局势也趋于缓和。 但是缓和中有对抗、争夺,美苏军备竞赛从未停止。世界上,冲突、危机甚至局部热战接连不断。 赫鲁晓夫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和变化 1. 对抗中出现一定缓和,局部的危机、热战与和平解决争端相互交错 (二)五六十年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美苏缓和 赫鲁晓夫与艾森豪威尔 赫鲁晓夫与肯尼迪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和变化 (二)五六十年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2.社会主义阵营分裂 苏联大国主义倾向表现为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干涉、指挥与控制,从而破坏了它与这些国家的关系,并最终导致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 1948年 苏南冲突 1956年 波匈事件 60年代初 苏阿关系 破裂 60年代初 中苏关系 恶化 1968年苏 联出兵捷克 斯洛伐克 1969年 中苏边界 武装冲突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和变化 (二)五六十年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3、资本主义阵营分化 60年代法国提出的以“戴高乐主义”核心的对外政策、联邦德国的“新东方政策”,都表明欧洲独立自主的倾向在加强。 日美在贸易、投资、安全和政治方面的摩擦和矛盾也时断时续,日本要求摆脱美国控制的呼声越来越高。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和变化 (二)五六十年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戴高乐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和变化 3、资本主义阵营分化 戴高乐主张以法德为轴心实现西欧联合,提出“欧洲人的欧洲”的口号。1963年《法德合作条约》签订,1960年法国成功试制原子弹,对美态度更趋强硬。美企图通过“多边核力量”计划把法核武器纳入美国控制的北约体系,遭法拒绝,由此矛盾日益尖锐。1963年,法国完全退出北约,法美关系出现巨大裂痕。 (二)五六十年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60年代,日美在贸易、投资、安全和政治方面的摩擦和矛盾也时断时续,日本要求摆脱美国控制的呼声越来越高。 田中角荣 3、资本主义阵营分化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和变化 (二)五六十年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4、第三世界的崛起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和变化 1955年亚非会议的举行、1961年不结盟国家第一次首脑会议的召开,1964年“七十七国集团”的成立,这些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崛起。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