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三 节中国的饮茶习俗 一、我国的饮茶简史 饮茶始于西汉,晚于茶的食用与药用。 两汉之际,传入中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 两晋南北朝时期,饮茶由上层社会 逐渐向中下层传播,成为待客 之物,并与佛道结缘。 一、我国的饮茶简史 陆羽《茶经》成书以后,“茶道”大行。 宋承唐代饮茶之风,日益普及。 明清时期——茶文化的第三个高峰 。 陆羽与其《茶经》 书成于780年。论述了茶叶起源、历史、茶树品种、种植方法、产茶地区、采制技术、烹饮方法、饮茶器具。 主张清饮; 水质的选择; “三沸”之说。 三、茶业简史 晒干或烘干散茶 从晒青散茶到晒青饼茶 从晒青饼茶到蒸青饼茶 从蒸青饼茶到蒸青散茶 从蒸青到炒青 从绿茶发展至其它茶类(红茶、乌龙茶) 从素茶到花茶 我国的十大名茶 西湖龙井 太湖碧螺春 君山银针 安溪铁观音、凤凰水仙、 祁门红茶 太平猴魁、 黄山毛峰、 六安瓜片 信阳毛尖 四、我国的饮茶习俗 (一)、我国内地汉族地区的饮茶习俗 1、茶叶的种类分布: 长江中下游地区:绿茶 西南地区:花茶、紧压茶 东北华北地区:花茶 华南地区:乌龙茶 2、茶叶的冲泡及饮用方法举例 四、我国的饮茶习俗 昆明的九道茶 藏族的“酥油茶” 维吾尔族的香茶 蒙古族的咸奶茶 侗族、瑶族的打油茶 土家族的擂茶 白族的三道茶 纳西族的龙虎斗茶 五、我国的茶文化——茶与神话传说 神农尝百草传说 西南地区将诸葛亮尊为“茶祖”传说 蒙顶“返老还童茶”传说 庐山云雾茶的来历 碧罗春的故事 可 以 清 心 也 五、我国的茶文化——茶与文学艺术 可以清心也 以清心也可 清心也可以 心也可以清 也可以清心 李白:“扬子江中水,齐山顶上茶。” 白居易:”琴里知闻唯绿水,茶叶故旧光蒙山。“ 李商隐:”芳香滋补味津津,一瓯冲出安昌春。“ 苏东坡:”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同七碗茶。“ 五、我国的茶文化——茶与文学艺术 文征明:”醉思雪乳不能眠。“ 郭沫若:”芙蓉国里产新茶,九嶷香风阜万家。肯让湖洲夸紫笋,愿同双井斗红纱。脑如冰雪心如火,舌不饾饤眼不花。协力免叫天下醉,三闾无用独醒嗟。 五、我国的茶文化——茶与文学艺术 五、我国的茶文化——茶与绘画艺术 唐《调琴啜茗图》 宋《卢同烹茶图》 明文征明《松下品茶图》、《煮茶图》、《惠山茶会图》 郑板桥与方丈的故事:“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