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嗟乎,先生(指邹浩)之没已数百年,而眺其台如见先生焉,拜其祠又如见先生焉,彼章惇、蔡京、温益辈虽得志乱朝,而至今齿其姓名,牧竖犹为唾骂。则先生可无憾,而后之为停为惇为益辈嫉正若仇误国流殃者,不亦当翟然悔悟,以免为山僧之所窃笑哉! ——赵申乔:《重修道乡台并建祠堂记》,同治《岳麓续志》卷四 遗风深远 第 章 3 可歌可泣丹心汗青 PART ONE (赵方知襄阳府)谍知金人谋犯境,上疏力陈不可和者七,战议遂定。 ——《宋元学案》卷七十一,《岳麓诸儒学案》。 被称为“岳麓巨子”的吴猎对南宋政权苟且偷安的现状十分不满,他尖锐地批评说: “以偷安为和平,以不事事为安静,天经地义,陷溺而不知,竭州县之力,以养不耕不战之军。” “靖康之祸,天地之大变,而古今之所无。使南渡以来,君臣上下,朝思夕勉,如勾践之报吴、田单之复齐,则将必其将,兵必其兵,上无贿取幸得之门,下无虚籍冗费之敝,民力庶几有瘳。” ——魏了翁:《文阁直学士赠通议夫吴公行状》,《鹤山集》卷八十九 抗金 淳熙五年,陈傅良以争过宫不从,请求辞职而去,吴猎得知十分生气,对陈傅良说:“今天下安危之机已判然可见矣,而未闻有叩头流血,牵据折槛之士。方且曰:是不宜激,激则已甚。公不于此时有所奋发,为士大夫倡,第洁身而去,不欲归过君父。然则身虽退而奚益!”[ 魏了翁:《文阁直学士赠通议夫吴公行状》,《鹤山集》卷八十九]陈傅良为吴猎这番沉痛而率直的话所感动,遂“改容谢之”,放弃了离去的想法。 担当 初,潭士以居学肄业为重,……兵兴时,三学生(州学、湘西学院、岳麓书院)聚居州学,犹不废业。谷(指尹谷)死,诸生百人往哭。城破,多感激死义者。 ——《宋史》卷四百五十,忠义五 ,《尹谷传 》 岳麓之泽,并称克世。长沙之陷,岳麓诸生荷戈登碑,死者什九!惜死者姓名多不可考。 ——《宋元学案》卷七十三,《丽泽学案》 南轩先生岳麓之教,身后不衰。宋之亡也,岳麓精舍诸生乘城共守,及破,死者无算,惜其莫可考见。 ——《宋元学案》卷五十,《元城学案》 抗元 周谷城先生《中国通史》列举了岳麓诸生等抗元斗争事实之后写道:“即上四端,已可概见两宋知识分子的民族意识,爱国情绪,抗战决心矣。凡此虽不必尽是理学所直接培植出来的;但理学所亟欲增植的却不能不包括这种精神在内。”肯定了这种气节、风骨和理学教育的关系。 理学教育与儒学风骨 吴道行 他在绝笔自叙中记道: 崇祯十七年(1644)四月,“惊闻北事,主亡臣辱,痛之如何!予以诸生,食恩累代,独非草莽之臣哉!居旬日,唐父母以团练乡勇属愉儿促之渡江。……两儿讷孙辈来,理生平手迹编帙,一一付之。十七日早,速肩舆将渡而西,因走笔数言以志予怀。十八日巳时,笔搁而舆至,将以吉日遄归,集儿女罗拜,从此从先帝于地下矣!” —— 邓显鹤《沅湘耆旧集》卷四十二 王夫之 明清之际,社会进入王船山所谓“大运倾覆”、“地裂天倾”的巨变时期。他不但揭竿衡山,举兵抗清,而且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出仕南明永历朝廷,积极参加抗清斗争。但终因不满王化澄为首的贪桩枉法的官僚集团,不久即愤然离去,流亡于瑶族山区。顺治末年,南明政权灭亡,全国范围内的抗清斗争逐渐平息,于是他又潜依山林,发愤著作,从理论上总结明亡的经验教训,“哀其所败,原其所剧”,以唤起后人,恢复故物。康熙间,吴三桂发动叛乱,他又逃入深山,不予合作。事后巡抚郑端嘉之,想借机请其出山,他终“以病辞”,不肯出仕清朝,直至康熙三十一年(1692)逝世,保持了高尚的民族气节。 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 ——王夫之自题衡阳湘西草堂 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 ——王夫之自题衡阳湘西草堂 留千古半分忠义;存大明一寸江山。 ——王夫之举兵抗清时自题 抱刘越石之孤愤,而命无从至;希张横渠之正学,而力不能企。 ——王夫之再自拟墓碑志 浩气长存 第 章 4 传道济民南轩意气 PART ONE 南轩意气 栻为人表里洞然,勇于从义,无毫发滞吝。每进对,必自盟于心,不可以人主意悦辄有所随顺。孝宗尝言伏节死义之臣难得,栻对:“当于犯颜敢谏中求之。若平时不能犯颜敢谏,他日何望其伏节死义?”孝宗又言难得办事之臣,栻对:“陛下当求晓事之臣,不当求办事之臣。若但求办事之臣,则他日败陛下事者,未必非此人也。”栻自言:前后奏对忤上旨虽多,而上每念之,未尝加怒者,所谓可以理夺云尔。 ——《宋史》卷四百二十九,道学三,《张栻传》 栻见上,上曰:卿知敌国事乎?栻对曰:不知也。上曰:金国饥馑连年,盗贼四起。栻曰:金人之事,臣虽不知,境中之事,则知之矣。上曰:何也?栻曰:臣切见比年诸道多水旱,民贫日甚,而国家兵弱财匮,官吏诞谩,不足倚赖。正使彼实可图,臣惧我之未足以图彼也。上为默然久之。 会史正志为发运使,名为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