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件】行政系统实务剖析.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学课件】行政系统实务剖析

行政系統實務剖析 (含案例介紹) 軟硬體發展的基本理論 電子資料處理的趨勢 Client/Server與Web-base的比較 校務資訊未來發展 校內資訊需求作業-標準化。 校務行政資訊作業。 簡化(教務系統加值應用-投幣式成績申請) 標準化(標準作業流程) Web化(教職員資訊系統,學生資訊系統) 系統開發人員組成 硬體發展的基本理論 Moore定律(1965) 每18個月同面積的矽晶片可容納電晶體數增加一倍 1965 年 Moore 的創舉是一個晶片內放了 64 個電晶體,現在的 Intel P3 則有 2800 萬個電晶體 Moore第二定律(1995) 製造成本增加的速度、遠超過營收增加的速度 1968 年僅需 12000 美元的晶片製造設備,現在要價 1200 萬美元 結論:硬體設備功能愈來愈強,價格愈來愈低。 資訊系統發展的基本理論 Norlan資訊發展階段理論(1973-1974) 啟始-擴張-控制-整合-資料管理-成熟 階段I的有限實驗是階段II的擴張基礎 需有經驗才能進入下階段;循序漸進,不可跨階。 這是自然的成長過程皆可規劃、協調、管理以符合效益,管理風格需配修正。 引進新的軟硬體開始另一個循環。 電子資料處理的趨勢 File-Base (cobol,basic…)文字 X-base(foxpro,clipper,dbase…)文字 Database/Client-server (SQL/VB,Delphi,PB…)區域網路,圖形 Database/Web-base (SQL/asp,java,php…)網際網路,多媒體 電子資料處理的趨勢(二) 資料由簡單的文字變成多媒體資料。 資訊的虛擬化程度加深。 資料的整合程度增加。 使用便加方便。 使用者端的系統維護簡化。 後端系統管理維護工作加重。 Client/Server與Web-base的比較(1) Client/Server 系統安裝維護較不容易 多人使用時系統負載較重 適合處理業務單位資訊 Client端設備要求較高 一般使用者較不方便 業務單位負責資料輸入及資訊輸出 資訊單位AP負擔較重 使用介面較精致 Client/Server與Web-base的比較(2) Web-base 系統安裝維護較簡單 Stateless可承載較多使用者 適合理個人資訊 Client端有瀏覽器即可 一般使用者較方便 一般使用者負責資料輸入及個人資訊輸出 業務單位負責資料審核及業務資訊輸出 資訊單位AP負擔較輕,管理研發負擔較重 使用介面較尚可 Client/Server與Web-base作業方式示意圖 校務資訊未來發展 校內資訊需求作業-標準化。 校務行政資訊作業 簡化(教務系統加值應用-投幣式成績申請) 標準化(標準作業流程) Web化(教職員資訊系統,學生資訊系統) 系統開發人員組成 高雄醫學大學校務資訊需求管理標準作業流程 業務單位跟資訊單位對資訊需求的認知 各單位資訊系統需求申請網頁 校務行政資訊作業-簡化 (教務系統加值應用-投幣式成績申請) 目的與沿革 系統架構 硬體 軟體 問題探討 資訊技術上的問題 行政作業上的問題 實際效益評估 結語 目的與沿革(一)創校 高雄醫學大學於民國四十三年成立 民國八十八年八月一日正式更名為「高雄醫學大學」。 92學年大學部 23個學系,23個研究所。 學生人數約6500 人。 目的與沿革(二)教務系統導入 85年教務處開始導入資料庫系統。 功能並不能滿足作業的需求。 大部份的作業都還要人工來處理。 89年更新教務系統90年上線驗收。 剛上線系統僅可滿足60%教務作業。 陸續修改91年大部份的教務作業都可正常作業。 人工作業大幅減少,大大減低人力負荷。 91年舊的學藉成績資料掃瞄成電子資料並建立相關的索引。 目的與沿革(三)成績單申請 成績單的申請,原來的作業流程: 填申請單-繳費-投單-列印績單-核章-完成 申請時間多集中在開學後一個月。 工作時程為三個工作天。(工作8小時計) 實際工作時間約10分鐘(出納3分鐘、教務處5分鐘、核章2分鐘) 一個學年5000份計算約要104個工作人天。 目的與沿革(四)成績單申請統計 系統架構 投幣式成績單申請 投幣控制器 投幣式成績單申請工作站 起始劃面 輸入學號/密碼 選擇成績單種類 選擇劃面 預覽選擇結果 投幣、列印 取得成績單 問題探討-資訊技術上的問題 認證: 資料庫的欄位作認證。 利用學生的電子郵件帳號作認證。 投幣控制器: 廠商提供的範例程式不到70行。 VB寫成OCX元件供PowerBuilder使用。 問題探討-行政作業上的問題 成績單工費費如何入帳: 原來由出納收費一筆一筆輸入。 改由教務處人員定期彙總一次入帳。 蓋學校章及簽核 : 中文的學年及學期

文档评论(0)

189****664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