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12-古诗中常用表现手法赏析举例.pptVIP

人教版2012高考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附录12-古诗中常用表现手法赏析举例.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解析:注意“凉”“暗”形容词在意境上的效果,“不知”“无奈”“思”点明的胸臆。联系注解对作者的身世经历的介绍,纵观全诗,即可推测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案:①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②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 [例23] (2008·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日暮倚杖水边[注] (金)王寂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 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 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是迟。 注: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 指出“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并简要赏析首联在写法上的特点。 解析:本题侧重考查考生概括内容主旨的能力。要求考生根据诗眼指出它在诗中的具体内容,答题时第一步要答出共性的内容,第二步要配合具体诗句重点词语分析其个性内容。如本题:“羁绪”是全诗的诗眼,是一种羁旅之思,其共同情感是游子漂泊在外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这首诗的首联)。除此之外,它在诗中具体还指:①谪官的愁思(诗的颔联所用的典故);②秉道直行的信念和内心不被理解的苦闷(颈联直抒胸臆);③年华易逝的伤感(尾联“苍颜华发今如许”的描写);④对宦海浮沉的厌倦(尾联“便挂衣冠已是迟”的描述)。 第二问只赏析首联写法上的特点即可,以萧瑟的景物描写开篇,为全诗奠定“羁绪”的情调。 答案:内容:①漂泊的旅思;②谪官的愁思;③秉道直行的信念和内心不被理解的苦闷;④年华易逝的伤感;⑤对宦海浮沉的厌倦。 特点:①触景生情,以萧瑟凄清之景引发诗人的纷乱愁思;②以“羁绪”领起全篇。 (二)观点态度 作者的观点与态度是建立在语言、形象、表达技巧等外在形式之上的。古代诗歌的作者以诗歌作为载体表达情感、主张、观点和态度。其表现方式有别,手法各异:或直白张扬,或含蓄隐晦,或开门见山,或卒章显志。因此,正确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必须建立在广泛阅读和准确理解的基础上,必须准确分析诗歌的具体内容,这样才能概括出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观点和态度。 1.一首诗或词的作者的观点态度是建立在语言、形象、表达技巧等外在形式上的,因此,把握诗或词的作者的观点与态度,也要注意从一首诗或词曲的整体去考虑,不能忽略对语言、形象、表达技巧等诗歌的外在形式的赏析而去架空分析。 2.对诗词作品的作者的观点与态度的概括要准确、恰当,不夸大、不缩小、不绝对化。 3.要因诗论诗,因人论诗,因事论诗,不能随便“套用”某首诗的评价内容,尤其是要防止“想当然”式的搬用某些现成的词语,使得评价出现似是而非、言不及义的现象。 4.作者在诗词中的观点,需要我们在鉴赏时概括,因此,概括时要注意完整性、全面性,诗词中作者的观点态度所包含的几方面都要概括到,要防止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答题步骤: 第一步,概括出作者的观点态度,并结合相关诗句进行分析。 第二步,用历史的眼光、辩证的方法对作者的观点态度给予中肯的评价。 [例2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联系其写作背景,回答问题。 临江仙 [宋]侯蒙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方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注: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 这首词体现了侯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作予以简析。 解析:本题选取了一首宋词作鉴赏材料,考查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理解诗词内容是正确评价作者观点态度的关键,联系注释中的信息:遇人讥讽“大笑”,“后一举登第”,以及诗歌中戏称画他形貌的人为“良匠”,“看我碧霄中”等,可以总结出诗人的人生态度:幽默、乐观、志向高远。注意回答时要结合具体诗句来分析印证,而不只是空洞地下结论。 答案:①侯蒙幽默诙谐。如戏称画他形貌的人为“良匠”,机智地应对别人的嘲讽。②侯蒙乐观自信。别人把他的形貌画在风筝上送入天空,他不自卑,而是想象成去“蟾宫”折桂。③侯蒙志向高远。如结句所表达的:等到我事业有成时,“看我”怎样在“碧霄中”自由驰骋吧! 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语文 附录12 古诗中常用表现手法赏析举例 1.用典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例 句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赏 析 这首词除了回顾作者43年前南下经历一层外,全是用事。“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

文档评论(0)

霞霞14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