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地觉醒.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近代中国地觉醒

近代中国的觉醒和探索 ——甲午战后到五四运动前的中国;具体表现;视角一 考查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侵华战争;;重点2:全面认识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32页); [例1]  (2012·重庆高考)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 (  ) A.《黄埔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2012·黄山二模) “今兹议约,不侵吾主权,不割吾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与材料中“议约”有关的侵华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011·重庆文综·17)重庆海关税务司报告中记载的大足县余栋臣起义布告称:“我大清臣民皆忠孝之人,谁敢信奉夷狄之教。今洋人诈称通商传教……自道光以来……焚我皇宫,灭我属国,既占上海,又割台湾,强迫开埠胶州,竟欲瓜分中国。”这次起义应该发生在( ) A.1851年 B.1895年 C.1898年 D.1906年 ;视角二 考查辛亥革命条件、过程、意义;(原始材料):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主权在民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人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自由平等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三权分立;政治民主化、法制化 经济工业化 思想解放:科学化 社会生活上:移风易俗;参考答案:;史实: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例2] (2012·福建高考)虽成“空壳”,但仍作为辛亥革命成果象征的是 (  ) A.中国同盟会 三民主义 B.中国同盟会 中华民国 C.三民主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答案] D;[2010·淮北二模] 1851年与1911年都是辛亥年,在中国都发生了大规模的革命运动。对这两场革命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  ) A.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 B.都大大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C.都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D.都因帝国主义武装干涉而失败 ; ; [例3] (2012·新课标全国高考)1895年,身为状元的张謇开始筹办纱厂,他称自己投身实业是“捐弃所恃,舍身喂虎”。这反映出张謇 (  ) A.毅然冲破视商为末的传统观念 B.决心投入激烈的民族工商业竞争 C.预见到国内工商业发展前景暗淡 D.具有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冒险精神;(2011江苏单科高考,6)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风俗的阶段性发展特点是:洋务早期,风气初开;清朝末年,天下移风;民国初年,飙转豹变。这一特点也可以用来描述近代中国 ( ) 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大众传媒的变迁 C.思想领域的变化 D.民主政治的发展;(2011山东文综高考,11)右图是20世纪初重庆商务总会的一副楹联,它体现了近代工商业者的 ( ) A.重义轻利思想 B.维新图强思想 C.实业救国思想 D.中庸自保思想;(2011·天津文综·13)(2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 资料来源:张东刚等《世界经济体制下的民国时期经济》 (2)材料二中,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各类商品出口比重出现了怎样的变化?(3分)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这些变化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之间的关系。(6分);(2011江南十校联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讲格致,通化学,用机器,精制造,化粗为精,化贱为贵,而后商贾有懋迁之资。有倍蓰之利。……中国人数甲于五洲,但能于工艺一端,蒸蒸日上,何至有忧贫之事哉!此则养民之大经,富国之妙术,不仅为御侮计,而御侮自在其中矣。 ——《张謇全集》第Ⅰ卷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述张謇的主要观点。(不

文档评论(0)

花开一城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