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名称:中国哲学史 一、考试要求: 阅读指定的教材或参考书,把握中国哲学各时期、各流派的代表人物、基本概念,掌握各流派起源及其特点,并理解其中的思想内涵,把握中国哲学的发展脉络,提高思辨能力。 二、考试内容: 第一编 先秦时期的哲学 绪论 第一章 儒学哲学 “与命与仁”的观念结构;“为仁由己”的道德哲学;“为政以德”的治国之道。 第二章 道家哲学 以“道”为终极本源的宇宙论;“反者道之动”与经验世界的辩证展示;由宇宙论开出的人生观和政治论;老子哲学的历史地位。 第三章 墨家哲学 “兼以易别”的社会政治理论;二元分立的世界观构成;“三表法”与经验主义的认知主张。 第四章 早期儒家的性命说与孟子对儒学的深化 “性自命出”与早期儒家的“情性”说;《大学》《中庸》的“性命”观;孟子依“不忍人之心”确立的性善论;孟子的道德修养学说;孟子的治国理念。 第五章 道家思想的弘扬与庄子的精神追求 《太一生水》所展现的宇宙生成过程;“齐物论”;“道通为一”说;“逍遥游”;稷下之学。 第六章 阴阳五行说的发展与《易传》的气化流行论 阴阳五行说的发展与邹衍的“五德终始”说;《易传》的“变易”思想与气化流行观。 第七章 名辩思潮与后期墨家 惠施的“合同异”辨析;公孙龙的“离坚白”论难;后期墨家的知识论与逻辑学。 第八章 荀子的哲学思想 荀子的自然观与认识论;道德教化主张;政治理想;荀子对先秦百家之学的批判与旨归。 第九章 法家韩非子的哲学 法、术、势结合的法治思想及其人性论;历史变化意识与道用论;“参验”之说与“矛盾”之辨;法家的历史功过评论。 第二编 汉唐时期的哲学 绪论 第一章 秦汉之际的“黄老”思潮 汉初的“无为”之治与《黄帝四经》的流播;《淮南子》对黄老学的发展与黄老思潮的历史定位。 第二章 董仲舒的“天人相与”说与儒学的神学化 “天人相与”的神学体系;“深察名号”的认识路数;“性三品”的人性说学与王道教化的成德主张;“人理副天道”的神权政治理论;董仲舒与谶纬神学。 第三章 王充的自然哲学 “元气自然”的宇宙演化学说;注重“效验”的经验主义认识路向;自然哲学的困扰。 第四章 道家的新发展与魏晋玄学 王弼的思想;嵇康、阮籍的哲学思想;郭象的哲学。 第五章 早期道教的神仙思想与丹道理论 道教的发端与早期道教的神仙说;道教的魏晋南北朝的传播与葛洪的外丹学。 第六章 佛教的传入与两晋南北朝的佛学源流 佛教空宗的传播与“六家七宗”的般若学;《不真空论》;有宗的传入与中国早期佛性思想的开展。 第七章 佛教的鼎盛与隋唐佛教哲学 天台宗的圆融观;唯识宗的转识成智论;华严宗的法界缘起观;禅宗的顿悟成佛论;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的交融。 第八章 道教的国教化与隋唐道教哲学 由隋入唐道教的繁荣与重玄学;盛唐时期道教的性命说;道教信仰提供的思想史意义。 第九章 经学的重整与唐代儒家哲学 儒学对佛学的回应与唐初经学的重整;韩愈的哲学思想;李翱的哲学思想;柳宗元的哲学思想;刘禹锡的哲学思想。 第三编 北宋至明中叶时期的哲学 绪论 第一章 道学初创 北宋三先生;周敦颐的哲学;邵雍的哲学;王安石的哲学;沈括的哲学思想。 第二章 张载的本体论与境界论 对佛道的批判;“太虚即气”与“天道神化”;“德性所知”与“见闻之知”;“民胞物与”的人生境界。 第三章 程颢、程颐的“义理之学” 二程的本体论、功夫论、认识论与修养论;理想论。 第四章 朱熹的理学 理气论;心性论;居敬穷理论;朱熹在中国哲学与文化史上的地位。 第五章 陆九渊的心学 他的宇宙观;修养论;致知论;吕祖谦与鹅湖之会;朱陆之争; 第六章 陈亮、叶适的功利之学 陈亮的事功思想及其与朱熹的学派论争;叶适的功利之学。 第七章 陈献章、湛若水的心学思想 元代的朱陆之学;陈献章的自得之学;湛若水与“心体物而不遗”。 第八章 王守仁的心学体系 “心即理”说;“知行合一”说;良知与“致良知”;本体、功夫与境界;王守仁心学的历史地位与双重影响。 第九章 罗钦顺、王廷相的气学 气本论的复兴;罗钦顺的“理气一物”说;王廷相的元气实体说;气本论对程朱理学的继承、批评及其意义。 第十章 王宗周对宋明理学的继承与总结 意、念之辨;慎独与诚意;对心学、气学、理学的整合及其对黄宗羲的影响 第四编 明中叶至鸦片战争时期的哲学 绪论 第一章 黄宗羲的哲学和社会政治思想 批判专制政治的社会史观;“盈天地皆心”与“盈天地间皆气”;“一本而万殊”的学术史观;浙东学派的哲学思考。 第二章 方以智的科学哲学思想 方以智的科学哲学观;一元世界观;茅盾说与认识辩证法。 第三章 王夫之对宋明理学的总结 王夫之的宇宙观、变化发展观;人性论;认识论、社会史观、其哲学的历史地位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