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人教版:综合检测(二十五)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doc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人教版:综合检测(二十五)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综合检测(二十五)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时间:45分钟 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魏晋时期势力极盛的门阀士族在文化上崇尚玄学。他们有的主张自然是本,名教(儒学)是末;有的更是猛烈地批判名教礼法。出现这一社会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思想格局的根本转变 B.集权政治的控制力减弱 C.社会精神信仰的全面缺失 D.面临重建封建信仰的任务 解析:选B 材料“魏晋时期”“门阀士族”“批判名教礼法”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门阀士族势力壮大,中央集权制度受到削弱,故门阀士族敢于批判名教礼法,故B项正确;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挑战了儒学正统地位,但思想格局并未出现根本转变,故A项错误;“社会精神信仰的全面缺失”说法过于绝对,材料也无法体现,故C项错误;魏晋南北朝时期封建信仰仍然存在,并未被破坏,且门阀士族批判名教礼法不利于封建信仰的巩固,故D项错误。 2.二程认为,宇宙是一个大家庭,天地是父母,人是儿女,人人都应该孝敬上天。朱熹提出,对万物的盛衰,甚至大大小小的动植物,该如何合理地利用它们,“皆所当理会”。这体现了理学(  ) A.将个人、社会及宇宙联系起来 B.形成了精密的体系 C.用哲学论证三纲五常的合理性 D.包含一定的自然观 解析:选D 据材料可知这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思想,肯定人是自然的产物,承认人类属于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包含一定的自然观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将个人、社会及宇宙联系起来不合题意,材料并未体现社会,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提及精密的体系和三纲五常,故B、C两项错误。 3.理学家朱熹说:“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据此可知,朱熹(  ) A.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格物致知 B.关注的核心问题是正心诚意 C.重申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D.主张“存天理,灭人欲” 解析:选A 材料反映朱熹的主张是通过格物、达到“穷理”、实现“致知”,即材料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格物致知,故答案为A项。B、C、D三项皆不符合题意,排除。 4.宋代某理学家说:“治道亦有从本而言,亦有从事而言。从本而言,惟从格君心之非,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由此可知该理学家(  ) A.强调培养个人社会责任感 B.主张强化封建等级秩序 C.认为君主德行是治国根本 D.吸收了道家的治国思想 解析:选C 材料是说治国之道的根本在于君王的德行,君心正则天下安,认为君主德行是治国根本,故C项正确。A、B、D三项在材料中皆无从体现,排除。 5.(2019·厦门模拟)杜甫的地位在宋代得到极大提升,苏轼是这一过程中的关键人物,他曾说:“古今诗人众矣,而杜子美为首,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这反映了宋代(  ) A.人物评价标准逐渐统一 B.文学欣赏渐趋于世俗化 C.诗人地位由评论家决定 D.理学思想影响人物评价 解析:选D 材料的大致意思是古今诗人非常多了,杜甫可以称第一,难道不是因为他颠沛流离忍饥受寒,终身不被重用,却连一餐饭都不曾忘记(报效)君王吗?材料强调的是理学的忠君思想,也就说材料反映了理学思想已经影响到了对人物评价,即D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A、B、C三项皆不符合题意,排除。 6.(2019·南京联考)《王阳明全集》载:“先生临之,只发《大学》万物同体之旨,使人各求本性,致极良知以止于至善,功夫有得,则因方设教,故人人悦其易从。”可见,王阳明施教的基本原则(  ) A.知行合一 B.致良知 C.人悦易从 D.随材适性 解析:选D 根据材料“使人各求本性,致极良知以止于至善,功夫有得,则因方设教”,可知王阳明认为每人的所得所悟取决于各人的本性,因此要因材施教,故王阳明施教的基本原则应是随材适性,D项正确。 7.程朱学派与陆王学派虽然存在着严重的分歧,但他们在理想方面却存在着一致性。其一致性表现在(  ) A.重建儒家文化的新秩序,以安定社会 B.融合释、道、儒观念,以达到三教一统 C.强调经世致用之功,致力于政治改革 D.将理学向下通俗化,以觉醒庶民大众 解析:选A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理来约束社会,重建儒家文化的新秩序,以安定社会,维护统治秩序,故A项正确。宋明理学融合释、道、儒观念,是思想融合的体现,而不是三教一统,故B项错误。明清进步思潮强调经世致用,但没有致力于政治改革,故C项错误。理学的世俗化,有利于借儒学思想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觉醒庶民大众,故D项错误。 8.在价值层面上,理学家否定现实社会中个人的生命、情感、欲望等世俗价值,而明末一些儒家学者在价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ixiqiaohudi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