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CoNTENTS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CoNTENTS
Chinese Abstract .. ... ... ... .. ..... ......... . ... .....1 English Abstract. .... .. . . . ... ... ... . ....:! Introduction 1
Chapter One The Reasons for Defining the 0bject of Crimes Relating to Citizen’ Personal Information ....... ...... . ... .... . . .. ..... zI
I Different Theoretical Understandings....。,。.。 ...,。。。。。.。 ..。.......。...... .....4 i Comparative Analysis of”the Citizens’Personal Information”in Criminal Law.,.................................. ..............................................................2I
ii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about”the Citizens” 6
II Disunited Reasoning Expressions in Practices 7
Chapter Two The Proper Interpretation of the 0bject of Crimes Relating to
Citizen’Personal Information . . . ..11 I The Legal Interpretations of”the Citizens’Personal Information” .11 II The Legal Natures of”the Citizens’Personal Information” 1 2
III The Principles That Should Be Adhered When Defining”the Citizens‘Personal
Information’’...........................................................................................1:;
Chapter Three The Approach of Judicial Ascertainment of the 0bjeet of Crimes Relatingto Citizen’Pe瑙onalInformation 15
I Disputes of Ascertainment Standard 15
II The Steps to Achieve the Identifiable Standard 17
Conclusion。。。....。。,....。.。,.....。.。.。。。.....。...。...,...。.........。..........................2()
Bibliography 21
Acknowledgments . . . .25
万方数据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我国《刑法修正案(七)》首设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和非法获取公民 个人信息罪。虽然这两个罪名中明确规定了“公民个人信息”为本罪的犯罪对象,但 立法者却未在相关法律文件中对“公民个人信息”这一关键字予以界定。这一立法缺 失不仅引发了理论界对本罪犯罪对象的诸多论争,而且也造成法律适用的不确定性等 困难。法官对本罪犯罪对象的不同理解和认识难免造成同案不同判现象的发生,引发 公众对司法公平的质疑。因此,从理论和司法实践两个层面明晰本罪的犯罪对象、准 确界定“公民个人信息”的内涵与外延,不仅是“罪行法定原则”的必然要求,也是 正确定罪量刑的前提条件。
笔者认为,在犯罪对象的定义上我们应当采用识别型定义方式,先概括个人信息 的本质再列举一些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信息形式,在囊括信息要点的同时保持一定的前 瞻性:本罪犯罪对象的范围应仅涵盖在世自然人,即应将已逝者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山西省电力气象服务系统研究-软件工程专业论文.docx
- 论菲利浦·拉金诗歌的生命哲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论文.docx
- 论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政治经济学专业论文.docx
- 论假冒注册商标罪-刑法学专业论文.docx
- 昆布提取物J201抑制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增殖的研究-内科学(呼吸系病)专业论文.docx
- 溧阳城郊庄园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证研究-工商管理专业论文.docx
- 鲤鱼RLR基因克隆及其免疫功能研究-细胞生物学专业论文.docx
- 框架梁柱节点性能研究之测试方法与边界条件的分析-结构工程专业论文.docx
- 来氟米特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影响-内科学专业论文.docx
- 论余秋雨的都市文化意识-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论文.docx
- 卵巢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的研究-妇科肿瘤学专业论文.docx
- 类比编码促进小学生应用题学习迁移的研究-基础心理学专业论文.docx
- 论《印度之行》的叙事艺术-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论文.docx
- 论故意伤害案中人体损伤程度的法医学鉴定-法律专业论文.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