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雷电放电原1
关于学习雷电放电的学习报告
摘要 阐述了雷电的形成及雷电的放电过程。说明了雷电的放电特征。最后进行了雷电放电的参数的计算与长间隙中雷电冲击电场测量分析详细介绍, 为设计有效的防雷系统提供了重要依据。
关键词 雷电放电过程 ;长间隙放电 ;流注;先导
1 引言
雷电灾害是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给人类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在建筑物设计中, 防雷是否有效也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要做到有效防雷, 对雷电产生的危害的原因有明确的认识非常需要。
2 雷云与雷电放电机理
2. 1 雷云的形成过程
在雷雨季节, 太阳使地面水分部分化为蒸汽,同时地面空气受到热地面的作用变热而上升, 成为热气流。由于太阳几乎不能直接使空气变热,因此, 每上升1 km, 空气温度约下降10℃ 。上述的热气流遇到高空的冷空气, 水蒸气凝成小水滴,形成热雷云。在一定的地形条件下, 往往会促成热雷云的形成。在夏季日照期间, 山脚处与山顶处的空气之间、较低山坡附近与较高山梁附近的空气之间常存在着较大的温差, 山体低处的温度较高, 而山体高处的空气温度低, 这样就会出现低处热空气上升, 高处冷空气沿山体斜面下降的现象。这种对流过程将产生上升热气流, 从而形成热雷云。除此之外, 水平移动的冷气团或暖气团,在其前锋交界面上也会因冷气团将湿热的暖气团抬高而形成面积极大的锋面雷云。与热雷云相比, 锋面雷云的覆盖范围是相当大的。
雷云的带电过程是综合性的, 主要有以下3种效应。
( 1) 水滴分裂效应。强气流把云中水滴吹裂时, 较大的水滴带正电, 而较小的水滴带负电, 小水滴同时被气流带走, 于是云的各部分带有不同的电荷。
( 2) 感应起电效应。大量测试结果表明, 地球带负电, 其电荷量约为C地球的上空存在着一个带正电荷的电离层, 于是在电离层与地面之间就形成了一个电力线指向地面的大气电场。在这一大气电场的作用下, 云中的水滴将被感应极化, 其上部出现负电荷, 下部出现正电同时, 大气层中存在着射线, 如地壳中放射性物质发出的射线和宇宙射线等, 在这些射线的作用下,空气会发生电离, 产生正、负离子。极化后的水滴在重力作用下向下坠落, 在下落过程中与空气中的离子相遇, 水滴下部将俘获负离子, 而正离子则被排斥而上升, 这样整个水滴就带上了负电荷。另外, 极化水滴还会与云中的冰晶粒和雹粒等云粒子发生碰撞, 这种碰撞使一部分云粒子被极化水滴吸附, 另一部分云粒子则被反弹回去。被反弹回去的云粒子将带走极化水滴下部的部分正电荷, 使水滴带负电荷。
( 3) 水滴结冰效应。水在结冰时会带正电荷, 而未结冰的水带负电荷。因此, 在云中的冰晶粒区中, 当上升气流将冰晶粒上面的水分带走后,就会产生电荷分离, 使冰晶粒带正电荷。
2. 2 雷云中的电荷分布
在一般情况下, 雷云内部的各个部分都会出现电荷, 有的部分带正电荷, 有的部分带负电荷,电荷分布很不规则, 且分布的随机性很大。实测表明, 在5~ 10 km 的高度主要是正电荷的云层,在1~ 5 km的高度主要是负电荷的云层, 但在云的底部有一块正电荷聚集的区域。雷云中的电荷分布也不是均匀的, 往往形成多个电荷密集中心。每个电荷中心的电荷约为0. 1~ 10 C, 而一大块雷云同极性的总电荷则可达数百库。雷云中的平均场强约为150 kV /m, 而在雷击时可达340 kV /m。雷云下面地表的电场一般为10~ 40 kV /m, 最大可达150 kV /m。当云中电荷密集处的场强达到2 500 ~ 3 000 kV /m 时, 就会发生先导放电。雷云放电的大部分是在云间或云内进行的, 只有小部分是对地发生的。雷云对地的电位可高达数千万伏到上亿伏。
2. 3 雷电放电特征分析
在众多的闪电类型中, 其中云地闪(俗称落地雷)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 因此将其作为分析的对象。在对地的雷电放电(即云地闪)中, 最常见的雷电是自雷云向下开始发展先导放电的。据统计, 无论放电的次数, 还是放电的电荷量, 约90% 的雷是负极性的。
3雷电冲击电压作用下流注发展的电场测量
长间隙放电的放电间隙为不均匀间隙, 放电过程为暂态过程, 并且在放电时伴有预放电出现,因此进行长间隙放电的测量是较困难的,本文就用研制的自由电位式二维暂态电场传感器通过对电场强度的测量来分析间隙中的放电现象用电场传感器进行长间隙放电实验的测量属于局部测量法,与变像管照相机不同, 它用测定长间隙中某一个或几个点的放电现象来推断整个间隙的放电过程,局部测量法, 还有的用光电倍增管(photomutiplier)来测量间隙中放电的发光行为.
本文研制的电场传感器采用球形电容式探头, 用光纤作为信号传输载体,探头电位随所测电场空间的电位而变化(即所谓自由电位),对被测电场影响较小可用于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岛津原子吸收AA6800说明书.pdf
- 2025湘美版美术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假期视觉笔记》课件.ppt
- 体例格式4:工学一体化课程《小型网络安装与调试》工学一体化课程考核方案.docx VIP
- 党课培训课件.ppt VIP
- 2025年江西省辅警招聘考试试题带解析及完整答案【历年真题】.docx VIP
- 拉法基瑞安水泥健康与安全管理.pdf VIP
- 学堂在线人像摄影(2025秋)考试答案.docx VIP
- 日立扶梯HE15控制装置维保手册.doc
- 地表注浆施工方案施工组织.docx VIP
- 2025-2026学年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2019选修2 网络基础-粤教版2019教学设计合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