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移动通信-第1章节 -概论资料文档.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移动通信-第1章节 -概论资料文档

* 电波传播条件复杂 * 噪声和干扰严重  通信质量的好坏与外部的噪声及干扰有关。噪声的主要来源是人为噪声, 如来源于城市环境中交通工具的噪声, 房屋装修过程中的噪声及各种的工业噪声。干扰的主要来源有由设备中器件的非线性特性引起的互调干扰, 由移动台“远近效应”引起的邻道干扰及同频复用所引起的同频干扰等。 因此, 在系统设计时, 应根据具体情况, 采取相应的抗干扰和噪声的措施 * 频带利用率要求高  移动通信, 特别是陆地移动通信的用户数量很大, 为了缓和用户数量大与可利用的频率资源有限的矛盾, 除了开发新频段之外, 还要采取各种措施以图更加有效地利用频率资源, 如压缩频带、 缩小波道间隔、多波道共用等, 即采用频谱和无限频道有效利用技术。 * 移动台的移动性强  由于移动台的移动是在广大区域内的不规则运动, 而且大部分的移动台都会有关闭不用的时候, 它与通信系统中的交换中心没有固定的联系, 因此, 要实现通信并保证质量, 移动通信必须是无线通信或无线通信与有线通信的结合, 而且必须要发展自己的跟踪、交换技术, 如位置登记技术、 波道切换技术、 漫游技术等。 * 通信设备的性能要好  不同的移动通信系统有不同的特点, 这也是对通信设备性能要求的依据。在陆地移动通信系统中, 要求移动台体积小、 重量轻、功耗低、操作方便。 同时, 在有振动和高、 低温等恶劣的环境条件下, 要求移动台依然能够稳定、 可靠地工作。 移动通信的频谱安排 * 频率资源简介 * 我国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频率 系统或使用部门 上行频率/MHz 下行频率/MHz 中国联通CDMA 825~835 870~880 中国移动GSM室内分布系统 885~890 930~935 中国移动GSM900 890~909 935~954 中国联通GSM900 909~915 954~960 中国移动DCS1800 1710~1720 1805~1815 中国联通DCS1800 1745~1755 1840~1850 1.3 移动通信的基本技术 调制解调技术。 移动通信中电波传播特性的研究。 多址方式。 抗干扰措施。 组网技术。 有线电话 公用电话网 用户回路 无线电寻呼控制中心及主发射台 发射台 发射台 1.4 常用的移动通信系统 1.无线电寻呼系统  传输方式:单向传输。适用范围:公众通信网。 袖珍铃(BB机)备 车载台 2.典型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CMS) 传输方式:双向传输.适用范围:公众通信网。 公众通信网 MS BS BS MS BS BS MSC MSC 移动交换中心或 移动电话交换局MTSO 基站 移动台 移动通信网 MS MS 3.无绳电话系统(Telepoint)  传输方式:双向传输和单向传输。适用范围:家庭、办公室及几十公里内。属局域网。 普通电话 电信点 市话局 手 机 1 手 机 K 用户线 4.集群移动通信系统   传输方式:以单向传输为主。适用范围:调度系统的专用通信网。 简单的调度系统 移动台 移动台1 移动台2 移动台N 选 呼 电 路 调度台 5.移动卫星通信系统 传输方式:双向传输。 适用范围:海上、空中和地形复杂而人口稀少的地区。 6.分组无线网 分组无线网:是利用无线信道进行分组交 换的通信网。 分组:是由若干个比特组成的信息段。 分组传输信息:包括“包头”和“正文”两部分。 包头:是含有分组的源地址、宿地址和 有关的路由等信息段。 正文:是真正需要传送的信息段(处 理过的原始信息)。 适用范围:实时性要求不严和短消息比较多的数据通信 。 发展历史: 1897年,马可尼在陆地与一只拖船之间,用无线电进行了消息的传递,这是移动通信的开端。 随着无线广播和无线电报的出现,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的需要,早期的移动通信的雏形已开发了出来,如步话机、对讲机等等 。 60年代晶体管的出现,专用无线电话系统大量出现,在公安、消防、出租汽车等行业中应用。 1.5 移动通信发展的历史、 现状和趋势 70年代初,贝尔实验室提出蜂窝系统的覆盖小区的概念和相关的理论后,立即得到迅速的发展,很快进入了实用阶段。 在1979年,AMPS制模拟蜂窝式移动电话系统在美国芝加哥试验后,终于在1983年12月在美国投入商用。 我国开始在1987年开始使用模拟式蜂窝电话通信,1987年11月,第一个移动电话局在广州开通。 第一代移动通信(1G) 模拟移动电话系统主要采用模拟和频分多址(FDMA)技术,属于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 模拟方式:通过电波所传输的信号模拟人讲话声音的高低起

文档评论(0)

1hone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