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真核生物的遗传分析 第 一 节 真 核 生 物 基 因 组 ? 基因组(genome):一个物种单倍体的染色体数目及其所携带的全部基因称为该物种的基因组。 ? C值 (C Value) :一个物种单倍体基因组的DNA含量是相对恒定的,它通常称为该物种DNA的C值。 ? C值悖理(C value paradox): C值的大小不能完全说明生物进化的程度和遗传复杂性的高低,即物种的C值和它进化复杂性之间没有严格的对应关系,这种现象称为C值悖理,或C值佯谬。 C值悖理表现在两个方面 真核生物的基因组比较庞大 人:基因组共有3.16×109 bp 按1000个碱基编码一种蛋白质计算,理论上应有约300万个基因,实际大约只有2.5万个。 对C值悖理的解释 Petroy: 各种生物基因组的大小是由于基因组中长期积累起来的过量非编码DNA被清除的速率不同所造成的结果,即DNA丢失的速率愈慢,基因组DNA含量越高。 二、N值悖理 N值(N value): 一个物种基因组的基因数目称为N值。 N值悖理现象说明: 生物体的复杂性不仅仅是基因数目的函数,随着生物复杂性的增加,基因的大小和基因结构的复杂性亦增加。 如:复杂的生物存在机制能使一个基因产生多个蛋白质分子,满足生理功能的需要。 DNA复性的影响因素 DNA序列的复杂性 初始浓度 片段大小 温度 离子强度 2. 中度重复序列(moderately repetitive sequence) : 中度重复序列中的重复单位平均长度约300bp,重 复次数为10~102。 3. 高度重复序列(highly repetitive sequence): 在基因组中的拷贝数一般在106以上。通常这些序列的长度为6~200bp,如卫星DNA。 高度重复顺序的功能 ① 维持染色体结构 许多反向重复序列是一些蛋白质与DNA的结合位点。 ②调节基因表达 参与基因表达调控的DNA的重复顺序可以转录到核内不均一RNA(hnRNA)分子中,并形成发夹结构,这对稳定RNA分子,使其免遭分解有重要作用。 ③参与转位作用 几乎所有转位因子的末端都包括反向重复顺序,长度由几个bp到1400bp,形成回文结构,在转位作用中既能连接非同源的基因,又可以被参与转位的特异酶所识别。 ④与进化有关 不同种属的高度重复顺序,具有种属特异性,但相近种属又有相似性。 如:人与非洲绿猴的α卫星 DNA长度仅差1个碱基(前者为171 bp,后者为172bp),而且碱基序列有65%是相同的,表明它们来自共同的祖先。 ⑤同一种属中不同个体的高度重复顺序的重复次数不一样,这可以作为每一个体的特征,即DNA指纹。 ⑥卫星 DNA 成簇的分布在染色体着丝粒附近,可能与减数分裂时染色体配对有关,即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联会可能依赖于具有染色体专一性的特定卫星DNA顺序。 DNA在氯化铯中作密度梯度离心,此时DNA分子将按其大小分布在离心管内不同密度的氯化铯介质中,小的分子处于上层,大的分子处于下层;从管外看,不同层面的DNA形成了不同的条带。 DNA分子的浮力密度取决于GC含量, GC含量越高, 浮力密度越大。 卫星DNA定义 是一类高度重复序列,通常由2-10bp组成重复单位串联排列而成。由于其碱基组成(G-C含量)不同于其它部分,可用等密度梯度离心法将其与主体DNA分开,常在主体DNA带的前面或后面形成次要小区带,就像卫星一样围绕着DNA主带,因而称为卫星DNA 。 卫星DNA分类 ● 人基因组中,卫星 DNA约占 5-6%。 按其浮力密度不同 Ⅰ : 1.687g/cm3 Ⅱ : 1.693g/cm3 Ⅲ : 1.697g/cm3 Ⅳ : 1.700g/cm3 ● 果蝇的卫星DNA分为三类,都是由7bp单元重复形成: Ⅰ:5’ ACAAACT 3’ Ⅱ:5’ ATAAACT 3’ Ⅲ:5’ ACAAATT 3’ ● 蟹的卫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