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学(长)-公开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训诂学 讲授者:邱传亮 联系方式:liang2613@126.com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训诂学的对象和任务 一、训诂的产生(训诂的功能):清朝陈澧说:“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盖时有古今,犹地有南北,有南北,相隔远则言语不通矣。地远则有翻译,时远则有训诂。有翻译则能使邻国如乡邻,有训诂则能使古今如旦暮。所谓通之也,训诂之功大矣哉!”(陈澧《东塾读书记》卷十一“小学”条。) 二、什么是训诂? 近代著名的学者黄侃赋予训诂新的含义。他说:“诂者,故也,即本来之谓;训者,顺也,即引申之谓。训诂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若以此地之语释彼地之语,或以此时之语释昔时之语,是属训诂之所有事,而非构成之原理。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初无时地之限域。且论其法式,明其义例,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是也。(黄侃《训诂述略》。) 今人苏宝荣、武建宇认为:诂训就是注解的别名,就是用“以今语释古语、以通语释方言、以通俗的话解释难懂的话”的方法解释古书中词句的意义。 第二章 训诂的方法 导入:训诂的基本方法,也就是解释词义的基本方法。传统的训诂学是对古书书面语的意义进行解释。汉字形、音、义三要素中,义是核心,形是书面形式,音是口头形式。训诂学的研究是以义为核心,兼顾形、音并对三者作综合的研究。解释词义可以从字形、字音、字义三方面入手,这就是传统所谓形训、音训和义训。 第一节 形训 一、定义 以形索义法就是形训,就是通过分析汉字形体来探求它所表示的词义。这是基于汉字的表意特征而形成的一种训诂方法。形训的理论依据就是汉字是表义体系的文字。 二、形训的方式 根据《说文》解释字义的方式,形训可以分为如下几类: (一)象形字、指事字:用指明是像形、指事或说明象某某执行的方法说明字义。如: 口,人所以言、食也。象形。 《说文·卷二》 、止,下基也。象艹木岀有止。《说文·卷二》 生,进也。象艹木生岀土。《说文·卷六》 牟,牛鸣也。从牛,象其声气从口中岀。《说文·卷二》 甘,美也。从口含一。《说文·卷五》 亦 ,人之臂亦也。从大,象两亦之形。《说文·卷十》 (二)会意字:用离析字形的方法解释字义。如: 采,捋取也,从木从爪。《说文·卷六》 从,相听也。从二人。《说文·卷八》 炎,火光也。从重火。《说文·卷十》 星, 晶,精光也。从三日。《说文·卷七》 寒,冻也,从人在宀下,以艹荐覆下,下有仌。 (三)形声字:用指明意符、声符的方法,说明字的本义所属的意义范畴。 星: ,从晶生声。 晴, 雨而夜除星见也。从夕,生声。 吻, 口边也,从口勿声。 喉, 咽也,从口侯声。 问, 讯也,从口门声。 三、形训的作用 1、推知词的古义。子路从而后 :《说文·彳部》云:“後,遲也。从彳、幺、夊者,後也。”金文作 ,当是从彳从糸从止,象在路上行走被绳索之类绊住脚,可知“落后”乃是它的本义,《说文》虽然字形分辨有误,但释作“迟”还是不错的。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虽及胡耇(gǒu,长寿。),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说文·十》:“獲,獵所獲也。从犬蒦聲。” 《说文·三》:“取,捕取也。从又耳。”可知,获是抓住,生擒的意思,“取”是割去耳朵。 2、可以了解词的引申义。譬如“息”字有以下用例: (1)君子以自强不息。 休息(《易经·干卦》) (2)老臣贱息舒祺。 儿子(《战国策·赵策》) (3)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气息(《庄子·逍遥游》) (4)消息盈虚。 增长(《庄子·秋水》) (5)望长楸而太息兮。 叹气(《楚辞·哀郢》) (6)能与息者皆来,不能与息者休息亦来。 利息(《史记·孟尝君列传》) 《说文·心部》云“息,喘也。从心从自,自亦声”,可知其本义是喘气、气息。“自”就是“鼻”字,古代以为气息是从心里通过鼻子呼出来的。由气息引申为叹气,又引申为休息,气息也就是呼吸,又其反复不停又引申为滋生、增长,进而引申为儿子和利息。 3、识别假借字。譬如“乡”字,《说文·卷六》作“??”,解释说:“國離邑,民所封乡也。从??皀声。”金文作见(右下) ,象两人对食之状,乃是“飨”的本字,其意义是聚餐共饮或以酒食招待客人。引申为享受,如“夫以朕之不德,而专乡独美其福,百姓不与焉。” (1)五州为乡。 一种行政区域单位(《周礼·地官·大司徒》) (2)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 家乡(《史记·项羽本纪》) (3)天

文档评论(0)

老刘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