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州市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十章 极地地区 新人教版.pptVIP

福建漳州市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十章 极地地区 新人教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第十章 极地地区 教学目标 1. 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2. 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独特的自然环境 在地球南北两端,有两个十分特殊的地区: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合称为极地地区。南极地区主要位于南极圈以南,包括南极洲及其周边的海域;北极地区主要位于北极圈以北,包括北冰洋大部分及其周边的亚、欧、北美三洲部分地区。 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 除了严寒之外,南极地区还被称为地球上的“白色荒漠”,年平均降水量为55毫米,降水量最少的地方不足5毫米。南极地区也被称为地球上的“风库”,年平均风速为17~18米/秒,最大风速可达100米/秒。 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即使在暖季(每年11月到次年3月)也十分寒冷。南极大陆素有“冰雪高原”之称,大部分地方覆盖着很厚的冰层,平均厚度2 000多米。南极大陆附近海面上漂浮的冰山是该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它是南极大陆冰川下滑崩裂漂浮入海形成的。 阅读材料 南极地区的大风 中国南极考察队员对南极地区气候有这么一段记述:“今天早上,我们施放探空气球。但气球还没有灌满气,就被7级大风吹爆了。第二个也是如此,直到第三个才算成功。当时的气温是–21℃,又有强风。等我们放完气球后,帽子、眉毛、胡子都结了厚厚的一层白霜,一个个活像白胡子老头。探险家称南极地区为‘风库’,这话不假。我们在南极地区下锚63天,47天是6级以上的大风天。据澳大利亚一个科学考察站20年的记录,南极地区每年8级以上的大风日有300天。南极地区风凶极了,刮起来尖叫着,顺着地面横扫,考察队员的房子时常被掀倒。” 北极地区虽然不像南极地区那么严寒,但大部分地区也是终年冰封。北极地区的降水量比南极地区高得多,一般年降水量在100~250毫米之间。北极地区的风速远不及南极地区,北冰洋沿岸的年平均风速仅为10米/秒。 冰天雪地的极地地区,也有生命存在。每到暖季,成群的企鹅聚集在南极大陆沿海一带,构成南极地区著名的自然景观。如果说企鹅是南极地区的象征,那么最有资格代表北极地区的,当然是北极熊了。严寒的气候条件使得两极地区的生物各自都有特殊的生存本领。 南极地区的企鹅 “我有流线型的躯体。你看我像不像身穿白衬衣、黑燕尾服的绅士?我经常站立,所以,前肢已经退化成游泳的鳍状肢。为了抵御严寒,我皮肤下有厚厚的脂肪保护层。” 北极地区的北极熊 “我住在寒冷的北极地区。我的体长有3米多,体重达300千克。我的毛皮防水,皮下脂肪又厚, 所以特别不怕冷。” 活动 分析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的独特性 1. 读图“南极地区”和图“北极地区”,说出环绕南极大陆各大洋的名称,环绕北冰洋各大洲的名称。 2. 读图“南北极地区气温比较”,比较南、北极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 南极大陆周围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所包围,北冰洋周围是亚、欧、北美三洲的陆地和岛屿。 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为-50℃,极端最低气温为-88.3℃;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为-18℃,极端最低气温为-66.7℃。由此可以看出极地地区为寒冷地区,南极地区较北极地区更为严寒。 南、北极地区气温比较 3. 归纳和比较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 海陆状况 中间是南极大陆,周围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所包围 中间是北冰洋、周围是亚、欧、北美三洲的陆地和岛屿 气候状况 气温低、降水少、风力大 终年冰封,但不如南极地区冷 代表动物 企鹅 北极熊 科学考察的宝地 20世纪2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先后派出科学考察船或科学考察队,到南极地区进行考察。目前,已有20多个国家在南极地区建立了150多个科学考察实验站,每年暖季在南极基地上活动的人数达2 000多人。 南极地区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地上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海域及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地质、冰川、海洋、生物、气象、天文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阅读材料 我国极地科学考察站 ◎1985年2月14日,我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耸立在南极洲乔治王岛的土地上。 ◎ 1989年2月26日,我国首次东南极考察队经过不懈努力,在南极大陆上建立了规模壮观的中山站。 ◎ 2004年7月28日,我国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在北冰洋斯瓦尔巴群岛正式落成。 ◎ 2009年2月2日,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南极昆仑站正式开站。 南极科学考察示意 阅读材料 穿越南极 1989~1990年,由中国、美国、苏联、法国、日本五国南极考察队员组成的国际横穿南极大陆考察队

文档评论(0)

158****641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