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哲学思想.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孔子哲学思想;主要内容;一、孔子生平简介;(一)孔子名称的由来;(二)孔子人生际遇——三落三起 ;二、孔子的社会政治立场;(一)以周礼为理想目标;(二)坚持礼治,反对法治;(三)坚定地维护等级秩序;(四)正名 ;(五)对礼的损益 ;Have A Break!;三、孔子的天命观;;孔子承认天命的存在及其作用;天能够赏善罚恶;并不完全受天命观的制约,而是有所修正;重人事轻鬼神;在鬼神问题上采取比较明智的态度;因袭与革新;四、孔子的“仁学”思想;(一)孔子“仁”的基本含义;1、仁爱的对象;2、“仁爱”的基本特征;(二)“为仁由己”的道德哲学;2、“仁”作为道德的基本要求;3、“仁”与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四)“为政以德”的治国之道;1、“道之以德”的治国方针;2、“无为而治”的领导方式;3、“修己以安百姓”的治国目的;五、生而知之与学而知之;;2、重视学而知之;;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宋代朱熹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 教学对象:“有教无类” 。 学习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温故而知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不凭空揣测、不全盘肯定、不拘泥固执、不自以为是);驼背翁捕蝉;六、孔子及儒家的孝道;儒有三义;(二)儒家的孝道;2、孝的基本含义——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孝的基本含义;二是尊敬父母;三是孝顺父母;;;;;;;四是“尊老”、“爱生”;3、孝的原则——对应性;孝不是绝对的顺从;;4、不孝之表现;;5、孝的始终;不同地位的人孝不同;;;;内外有别;6、孝的影响;七、孔子及儒家的中庸之道;2、“中庸”的经典性的表述;3、中庸代表性的解释;4、“中庸”当代性的解释;(二)何谓中行?;(三)何谓“时中”;(四)何谓“中和”;3、中和的地位;4、如何理解“和”;声和;君臣和;(五) “中庸、中和”的人生启迪;;可以用中庸之道解决利害冲突;六尺巷;六尺巷;毛主席在建国后会见苏联驻华大使尤金时,曾经讲到这个故事,说起这四句诗,用来表达两国之间的事??应该谦让、平等。 2008年,前国务院副总理吴仪来桐城视察说:“六尺巷的故事告诉世人:大度做人,克己处事。” 心胸宽广、包容忍让、平等待人,无论在何时都是受人尊敬的。;提倡“半半”的生活态度;追求“半半”的生活理想;趋向“和”的境界;(六)中和、中庸对中华文化创造的作用;深山藏古寺 ;踏花归来马蹄香 ;八、孔子的理想人格与精神境界;;;2、“成人”之道;(二)孔子的精神境界;3、体道之乐与孔颜之乐;九、孔子的贡献与历史地位;(二)历史地位和影响力;;纪念孔子的重要遗址;孔 府;孔 庙;孔 林;杏 坛;大学校园的第一座孔子塑像;天安门前的孔子雕像;孔子的青铜塑雕像面对天安门的东长安街,双手合于胸前,目瞻正前方,身体左侧佩戴一把宝剑。以简朴、概括的艺术手法,将人体结构融入自然山石形态当中。似巨石、似高山、气势磅礴,为全世界树立灿烂正大的万世师表大气象。;美国诗人、哲学家爱默生认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21世纪人类要生存,就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孔子学院总部”在京成立;孔子学院的标识;孔子学院在世界分布;思考题

文档评论(0)

renwofei8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